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2025-02-17
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篇1: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 )

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

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

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著名的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应该是指(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3.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右图是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

中兴释教之印,此玉印是元成宗于元贞元年(公元)

赐给西藏第五任帝师(帝师既是佛教萨迦派的高僧,又是宣政

院的首长)扎巴俄色的印信。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①元代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历史 ②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发展史

③中国古代宗教史 ④当时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理藩院的历史(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明代大学士福建人叶向高曾说过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由此可见明代的阁臣( )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7.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右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的国内惟一完整廷寄,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

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8、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下列哪一条不属于清朝统治者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

A.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实行民族平等

C.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D.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9.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收复南疆 ②收复北疆 ③清军攻克喀什噶尔 ④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10.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篇2: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据《张居正集》(第三册卷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农商并重

2.右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 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

C. 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D.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

4.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欧美列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加工初步显现

C.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英国开始成为日不落帝国

5.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6.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

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7.右图是美国举办的芝加哥世博会,其主题是 一个世纪的进步。有关本次世博会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参展商可以运用电影、立体布景、露天表演等娱乐方式吸引目光

B.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

C.万能蒸汽机成为此次世博会的主角

D.由于抗战,中国无缘此次世博会

8.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9.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

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

10.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11.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下列表述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中医将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对应为木火土金水五行

C.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D.司马懿仰观天文见将星失位,遂断定孔明不久便死

12.下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不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②③ B.①④ C. ①③ D.③④

13.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突出特点有

类别 历史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目 22 25 25 9 25 7 7 8 8

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②主要是研究者的理论创新

③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④主要成果在应用技术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由此判断,此墓最早可能出现的时期

A. 商朝 B.战国 C.秦朝 D. 魏晋南北朝

15.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

16.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17.孙中山认为: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对此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①受到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②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认为可以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有益因素 ④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右图中的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19.,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你认为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

A.国庆一周年 B.国庆十周年 C.国庆二十周年D. 国庆三十周年

21.阅读右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东方红Ⅰ号发射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22.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23.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此材料的作者应该是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24.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渴望冲破神学束缚的人文主义精神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25.右图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图片, 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或教士都重。它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A.教会内部分裂,出现的新教会

B.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肯定《圣经》的权威

D.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26.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造成石油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27.罗素(Bertand Russell)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

28.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创造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29.德意志统一前,德国人曾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自己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包括

①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③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④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30.下列两图反映的是近代以来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它们代表的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民族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三小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到共计达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为了维持战后高出口水平,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的出口比重中,占46%,代占30%,代占20%。从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到,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项服务。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3分)

(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4分)对此有何认识?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 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共同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4分)

33.(12分)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材料二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7 大马士革也开办了造纸厂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9 造纸术传入埃及 传入英国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传入俄国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传入荷兰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 由荷兰传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

材料三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2分)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4分)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4分)

湖北省黄冈中学秋季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答题纸

31.(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3分)

(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4分)对此有何认识? (2分)

侧重点:

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共同之处:

实质:

32.(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共同主张。(6分)

政治:

经济:

学术: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4分)

33.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2分)

作契以代绳:

造纸以当策: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4分)

错误:

理由:

作用: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4分)

答案

15 DBACA 610 BACBB 1115 CADCC

1620 DBBAD 2125 BADBC 2630 DABDA

31.(1)措施:发展高科技;协助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3分)

(2)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3分)

(3)侧重点: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德国侧重市场调节。(4分)认识: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2分)

(4)共同之处: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分)实质: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生产关系的调整)(2分)

32.(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6分)

(2)共同之处:都主张国家政权是为民众服务而建立的;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2分)

(3)人文主义起源较早且为后世所继承与发展;人文主义发展到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3.(1)作契以代绳是指用文字来替代结绳记事;(1分)造纸以当策是指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1分)

(2)错误:由荷兰传入美国。(1分)理由:因为美国于建国。(1分)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4分)

(3)欧洲:18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1分)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造纸术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1分)中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1分)长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使造纸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也可酌情给分,但满分不超过4分)

篇3: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篇3: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考试是测试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学到真正重要和有用的知识的必要途径,下面介绍的是八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材料解析题(3道小题,总分共计50分)

26.(18分)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某校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嵊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长期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 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嵊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以及它们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王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谙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策创新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策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材料三: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比较东西方两种制度最主要的不同特点。(4分)

(2)为什么说英国新政体既保留了 传统形式,又有根本性的变化?(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理解美国民主产生于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4分)

篇4: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篇4: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7.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面粉业 B.航运业 C.机器制造业 D.矿山开采业

8.《时代》从开始创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而且以人物为中心。1月24日出版了以中国在哪里?为小标题来叙述封面人物之一的蒋介石。以下对中

国在哪里?的回答,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在内战中 B.中国在建设中

C.中国在解冻中 D.中国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战争中

9.2月,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

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立法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C.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点

D.立法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10.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

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C.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11.,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实行市场经济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12.2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有望增加至9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政府的支持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13.3月22日,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互相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一声明

A.改变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B.共同打造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

C.确保了亚太地区的安全D.巩固了中俄两国的军事同盟

14.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

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A.人治与法治 B.仁政与道德教育

C.王道与民主政治 D.加强专制与自我节制

15.某历史学家用一句话概括了某一时期欧洲文学艺术家和社会的关系:法国大革命以自身

为榜样鼓舞了他们,工业革命以其恐怖唤醒了他们。他们有

①雪莱 ②莎士比亚 ③贝多芬 ④巴尔扎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6.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C.工业革命兴起 D.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篇5: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篇5:效实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日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檗,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日梢, 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 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2.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3.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4.(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 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8.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 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D.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

百分比城市人口

百分比农村人口

百分比城市人口

百分比

67334852

10.右图是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分析此表形成下列结论, 其中错误的是

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 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

1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 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山东章丘0.1%35%45%50%

山东济阳0.2%15%25%40%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 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4.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5.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16.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17.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 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近代一种进步的经济

B.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C.它在近代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19.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 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20.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22.19世纪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24.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25.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流行语流行服饰文娱形式阅读

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

B时间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

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

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

26.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21世纪教育网

27.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8.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人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橡子面粉等代食品。这主要是为了

A.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B.克服严重的国民经济困难

C.深入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29.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乡镇企业的崛起 21世纪教育网

C.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0.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右边

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

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53过渡时期

32.建国以后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历经曲折。20世纪代城市数量增长较快,代前期我国城市数量减少,代中后期和代城市发展处于停滞、徘徊状态,造成这种减少、停滞状况的原因是 ①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②经济建设盲目冒进的后果 ③长时间社会动荡的影响 ④国家对工业建设重视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33.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34.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A.1927,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1930-,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 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36.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代罗斯福

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

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7.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8.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B.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D.社会主义是天堂21世纪教育网

3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文明汇合交融 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40.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B.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当时经济的迅速发展

D.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41题14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2分。

4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商居四民之末,徽俗珠不然。歙之业鹾(盐)于淮南北者,多缙绅巨族且名贤才士,往往出于其间,则固商而兼士矣。浙鹾更有商籍,岁科两试,每试徽商额取生员五十名,杭州府学二十名自国初以来,徽商之名闻天下,非盗虚声,亦以其人具干才、饶利济、实多所建树耳。故每逢翠华(指封建官僚)巡幸,晋秩(进献财物)邀荣,夫岂幸致哉。

《歙事闲谭》

材料三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四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徽商兴盛的政治性因素,并分析导致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4分)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3分)

(4)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4分)

21世纪教育网

42.(12分)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

材料一: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中国上海商人徐荣村得知后,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由此破题。但当时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英国展出的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博览会会场内,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在中国展馆里,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茅台酒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张裕白兰地获4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秀奖,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参展商品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为何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该发现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分)

(4)纵观历届世博会的展品,既有传统的优秀产品,又有最新的科技成果。你认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一个起的作用更大?请扼要说明理由。(2分)

43.(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 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 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 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从19世纪代至20世纪初,英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3分)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 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忧和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否实现?为什么?(6分)

(3)据材料三归纳欧美福利国家面临的问题。(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积极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是什么?(3分)

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背景介绍。试题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思想家的思想,以及现代科技成就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通过做题和巩固知识点,有助于提升历史成绩。

最新推荐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 怎么调整心态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和调整心态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减压方法,包括适量的运动减压法、做感兴趣的事减压、情感宣泄减压法和环境减压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考生在考前可能出现的一些焦虑和负面情绪表现。考生可以通过树立信心,运用这些减压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良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热门推荐

高考化学实验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强调要扎实掌握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仪器、现象和解释。接着介绍了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和用品、步骤和方法,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导气管的连接、仪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一数学复习中的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包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文章详细解释了各类几何体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和几何特征,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和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知识点。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