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5-01-07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高考地理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还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季节变化等密切相关。理解这些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还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将详细探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技巧,帮助考生们轻松应对这一考点。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原理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约23.5度,导致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光照时间不同,从而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具体来说:

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这使得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在一天内经历昼夜交替。

2.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大约需要365.25天,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变化。

二、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借助“对称法则”。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 1. 同一天中,南北半球同一纬度的两点昼夜长短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是相互对立的。例如,如果某一天40°N的昼长为13个小时,那么同一天40°S的夜长也为13个小时。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了南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差异。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情况。

# 2. 一年中,某地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同

二至日(冬至和夏至)是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显著的两天。在这两天前后相同的时间段内,某地的昼夜长短会保持一致。例如,某地7月22日前后的日出时间为5时,则5月22日前后的日出时间也大致为5时。这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相对稳定,使得这两段时间内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相似,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相同。

# 3. 一年中,某地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

二分日(春分和秋分)是全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在这两天前后相同的时间段内,某地的昼夜长短会呈现相反的趋势。例如,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的昼夜长短大致相反。这是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赤道两侧,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三、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除了昼夜长短本身,日出和日落的方位也能反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影响昼夜长短。以下是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方位及其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 1. 北半球夏半年(3月至9月)

- 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

- 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全球大部分地区(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

- 昼夜长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相反。这是因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接收到的日照时间较长,而南半球相对较短。

# 2. 北半球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

- 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全球大部分地区(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日出方向为东南,日落方向为西南。

- 昼夜长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则相反。这是因为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接收到的日照时间较长,而北半球相对较短。

# 3. 二分日(春分和秋分)

- 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日出方向为正东,日落方向为正西。

- 昼夜长短:全球昼夜平分。这是因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接收到的日照时间相等,昼夜长度相同。

# 4. 极昼和极夜地区

- 出现极昼的地方:在北半球的极昼地区,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在南半球的极昼地区,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这种现象发生在极圈以内的地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某一极圈内时,该地区会出现连续的白天或黑夜。

四、应用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

# 1. 某城市位于40°N,夏季某天的昼长为14小时

根据“对称法则”,我们可以推断出:

- 同一天,40°S的夜长为14小时。

- 同一天,40°S的夜长为14小时。

- 如果该城市7月22日前后的日出时间为5时,则5月22日前后的日出时间也大致为5时。

- 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该城市的昼长约为10小时左右,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的昼长则约为14小时左右。

# 2. 某城市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昼夜平分

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距离赤道较近,全年昼夜几乎平分。无论太阳直射点位于何处,赤道地区的日出方向始终为正东,日落方向始终为正西。因此,赤道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非常微小,基本保持在12小时左右。

# 3. 某城市位于北极圈内,夏季出现极昼现象

在北极圈内的城市,夏季会出现极昼现象,即连续的白天。此时,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整个白天没有明显的日出和日落过程。极昼现象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通常出现在夏至前后的一段时间内。

五、总结与复习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掌握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还能加深我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通过对称法则和日出日落方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复习这一知识点,建议考生们:

1. 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尤其是涉及具体时间和地点的题目。

2. 绘制图表:用图表的形式表示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变化,有助于加深记忆。

3. 结合实际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日出日...

3. 结合实际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日出日落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增强感性认识。

4. 关注特殊地区:了解极圈内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丰富对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祝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新推荐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练习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练习,主要介绍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受力情况以及加速度的变化等。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摘要如下:文章介绍了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关系,以及加速度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状态

提高高二英语阅读能力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必修一第二单元的检测结果。首先,文章提及了韩国歌曲《江南Style》的走红,其下载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引出了商品的概念和判断标准。接着,文章通过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的发行,阐述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最后,文章通过计算货币流通次数和实际发行量的差异,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