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也是理解市场价格机制的关键。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是由其内在价值所决定的,而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
1. 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这一理论强调了商品生产的成本和社会生产效率对价格的影响。
例如,如果某件商品需要较长的生产时间和更多的劳动力投入,那么它的价值就相对较高,从而在市场上表现为较高的价格。
2.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买方占据优势地位,价格往往会下跌;反之,当供小于求时,卖方占据优势地位,价格则会上升。这种供需平衡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的动态调整过程,也体现了消费者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其他间接因素
除了供求关系外,还有许多间接因素会对价格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例如,极端天气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节假日或特殊纪念日的需求高峰也会使某些商品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
此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偏好以及文化背景都会对价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 市场缺陷与流通环节的影响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这些特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如信息不对称、垄断行为等。同时,过多的流通环节也会增加商品的成本,最终反映在价格上。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商品的终端售价,使消费者受益。
5. 纸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直接影响着物价水平。当政府过度发行货币时,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即所谓的通货膨胀。适度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对于维持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及措施
政府之所以要干预市场价格,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稳定居民生活水平
当物价快速上涨时,尤其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显著降低居民的实际购买力,特别是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虽然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公共物品供给、外部效应处理等方面,市场往往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不足,确保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
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物价波动过大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还会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可以引导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 尊重市场规律
政府调控物价并非是要取代市场机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例如,通过降低流通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政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合理的价格。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调控物价: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避免片面追求GDP增速而忽视民生改善。
- 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以应对突发情况下的供需失衡。
- 抑制不合理需求,缓解价格上涨压力,特别是在房地产、能源等领域,防止投机炒作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赤字支出,避免过度刺激经济带来的通胀风险。
- 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简化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
三、企业的应对策略
企业在面对物价波动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市场变化:
1. 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积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3. 重视社会效益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不能忽视社会责任感。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关爱员工权益,支持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认可和支持。
四、公民的角色与行动
作为普通消费者,公民在物价变动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科学理性地看待价格涨跌,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合理安排消费支出,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消费。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 参与监督维权
对于违规涨价行为,公民有权利也有义务进行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促使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五、案例分析:“疯狂的菜价”
近年来,“蒜你狠”、“火箭蛋”等现象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农产品流通秩序混乱的问题。由于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过多,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建立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对接农户与零售商,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植条件,提高产量,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实惠。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层面的因素。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价格的合理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