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试题:高一政治期末试题问答题二

44.(20分)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的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
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人们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应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
(1)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8分),并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6分)
# 一、材料一的经济信息描述
材料一展示了多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变化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大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迅速加剧;然而,当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或后期时,环境污染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拐点。
这一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各国的实际情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应用以及居民对环境质量需求的升级是促使环境污染减少的关键因素。例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严格的环境法规,成功地降低了污染排放。此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促使政府和企业加大了环保投入。
# 二、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对拐点尽快到来的促进作用
1.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国家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环境保护。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支持环保项目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企业和个人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绿色生产和消费中。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繁荣时期,大规模投资于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从而有效减少了传统能源的使用,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2.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核心驱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此外,工业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也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某些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了零排放或低排放。
3. 居民环境质量需求的升级:
居民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升级促使社会整体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行为上,更体现在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支持环保政策的态度上。这种社会共识反过来又推动了政府和企业加快环保措施的实施。
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不仅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还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居民环境质量需求的升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环境污染拐点的早日到来。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国家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改善。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各方应如何齐心协力,共同治理雾霾?(6分)
# 一、国家层面的努力
1. 加强宏观调控:
国家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例如,出台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排放限值,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其遵守环保规定。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完善能源供应结构: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应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此外,还应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实现能源转型提供坚实基础。
3.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难以适应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为此,国家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明确责任主体,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例如,制定更为严厉的环境违法处罚条款,设立专门的环保法庭,确保环境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审理。
# 二、企业层面的责任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意味着要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型、高效型的发展路径。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污染排放。
例如,一些大型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2. 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同时,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审计,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例如,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不仅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实现了超低排放,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 三、消费者层面的行动
1.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消费者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例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优先选择环保产品,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些小小的改变,可以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2.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合理消费不仅是对个人负责,更是对社会和未来世代负责。消费者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行为。例如,购买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环保产品,既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又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环保知识等方式,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列中来。
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让蓝天白云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