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2025-02-05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篇1: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四单元文化常识 《望海潮》

1高牙——《望海潮》“千骑拥高牙”: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2柳永(约9—约),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

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3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4.云树:茂密如云的林木。

5重湖:这里指西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故称重湖。 6.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 7三秋:农历九月。

8.羌管弄晴: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笛子出自羌族,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9千骑拥高牙: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装饰,故称牙旗。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10.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多代指中书省,这里泛指朝廷。

《水龙吟》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

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3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和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用以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4莼鲈之思----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

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刻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5建康——《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6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7脍:把鱼、肉切细。

8刘郎才气:雄才大略的刘备。 9倩:请别人为自己做事。 10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11揾:擦拭眼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2.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

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荣誉之一。 3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4元嘉—— “元嘉草草”,年号(“元嘉”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汉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

种名号,一般帝王遇登基、天降祥瑞、内讧外忧等大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

5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醉花阴》

瑞脑销金兽----瑞脑香在金兽炉中焚烧着。

《念奴娇赤壁怀古》

1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2酹—— “一尊还酹江月”,酹,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窦娥冤》

1.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10.老身:老妇人自称。

11当垆:对着酒垆;在酒垆前卖酒。垆,古代酒店前放酒瓮的土台子。 12绣闼:妇女的居室。

13短筹:*。筹是古时计数和占卜用的工具,这里比喻寿数。 14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15市曹典刑:在闹市里执行死刑。市曹:热闹街市。典刑:按法行刑。

16苌弘化碧:苌弘: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17亢旱:大旱,亢:极。汗涔涔:汗水不停的留下。

《拿来主义》

1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2)指第一;首位。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 (3)指体面。《官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拜—— “拜为上卿”,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为或官职。常用官职升迁词语:(1)授官:除

拜 (2)升官:迁 擢 (3)降官:谪 左迁 (4)免官:罢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上卿:战国时德官阶。 3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4舍人: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

5肉袒伏斧质: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5美人:妃嫔。

6斋戒——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

表示诚心致敬。

7列观----一般的宫殿,这里指章台。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8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

以称官吏为“有司”

9九宾——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相九人依

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10坚明约束:坚守契约。坚明:坚决明确的。约束:遵守约定。 1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修敬:表示敬意。修:整饰。 12.汤镬: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13上大夫:大夫中的官阶,比卿低一级。 14.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15.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16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17将军;春秋时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郎;官名,汉代专职皇帝的侍从官。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14.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15丈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

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6爵通侯----爵位封为通侯。通侯,爵位名,秦代制爵二十级,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

后因汉武帝名彻,避讳改为通侯,苏建封为平陵侯。

17太夫人:苏武的母亲。18女弟:妹妹。19保宫:汉代拘禁犯罪官吏及其眷属的地方。 20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

21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学府。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5.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 9.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3.下车:官吏初到任。 14.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5.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6.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篇2: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相传是早造酒的人。

  19.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篇3: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篇4: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总角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

  《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为典型代表,故又称“*体”。《离*》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风*”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往往将“风”、“*”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指《离*》,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结发

  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罗敷

  古代美女的通称。

  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新妇

  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下九

  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六合

  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黄昏

  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人定

  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十二时辰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建安

  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杜康

  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子

  对对方的尊称。

  衿

  古式的衣领。

  青衿

  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阡陌

  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

杜甫的诗作《登高》,分析了诗中的情感和时代背景,以及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最新推荐

高二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解析

高二政治复习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解析,强调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问题,同时介绍了文化创新的途径和理解方式。在文化传承中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体现时代精神。此外,也需要通

高考政治个人收入分配

热门推荐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的相关知识。首先介绍了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然后详述了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如时间、长度、质量的单位,并解释了1N的定义及常见单位换算。最后,文章讲解了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的关系,以及在

猜你喜欢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的原则、温度计的使用、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以及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涵盖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