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解答选择题

高中历史学习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忆,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在高考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往往通过一句或一段背景知识来引导答题。这些背景知识不仅提供了答题的线索,还对选择题的解答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利用背景知识高效解答选择题,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一、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背景知识在选择题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仅是题目的一部分,更是解题的关键。通过对背景知识的理解,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题目的核心内容,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背景知识通常是对某一历史时期、事件或现象的概述,或者是对某一历史过程的评述。它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定位问题所在,缩小思考范围,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在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中,有一组选择题以“民主与法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至关重要”为背景知识。这段背景知识不仅点明了题目涉及的主题——民主与法制,还暗示了解题的方向。考生如果能够准确理解这一背景知识,就能更快地从多个选项中筛选出正确答案。
二、背景知识的特点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我们可以总结出背景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一致性:背景知识与题目的设问和答案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背景知识所描述的内容与题目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民主与法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至关重要”这一背景知识与第23题的答案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2. 限制性:背景知识对解答选择题有明显的限制性。它会限制考生的思考范围,使考生不会偏离主题。例如,在例二中,背景知识“列强在侵华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往往相互勾结”限定了考生只能从列强之间的关系入手,而不能考虑其他因素。
3. 指向性:背景知识对解答选择题有直接的指向性。它会明确指出解题的方向,帮助考生快速锁定正确答案。例如,在例一中,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法制”,这直接指向了答案D,因为只有D选项提到了“民主”这一关键词。
三、解题方法
针对背景知识在选择题中的重要作用,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1. 读懂背景知识的整体内容:首先,要仔细阅读背景知识,理解其整体含义。背景知识可能是一个小专题的概述,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的评述,甚至是一条历史线索。考生需要明确背景知识的性质,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
- 专题概述: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这种背景知识通常涉及多个相关的历史事件,考生需要梳理其中的时间线和发展脉络。
- 历史现象评述: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这种背景知识通常是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评价,考生需要抓住其核心观点。
- 历史线索: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这种背景知识通常是一条贯穿多个朝代的发展线索,考生需要理清其发展过程。
2. 明确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其次,要提炼出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并用最简单的语言加以概括。这一步骤有助于考生迅速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避免被无关内容干扰。例如,在例一中,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法制”,而在例二中,核心内容是“列强相互勾结”。
3. 读懂选择题的题干内容:再次,要仔细阅读选择题的题干,判断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关系。题干通常是问题的具体表述,而备选项则是可能的答案。考生需要分析每个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并结合背景知识进行筛选。
4. 综合分析,做出选择:最后,结合背景知识和题干内容,对备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考生需要保持逻辑清晰,确保每一步推理都有充分的依据。
四、具体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背景知识解答选择题,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
例一:
背景知识:“民主与法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至关重要。”
题目:中共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规定
A.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B.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分析:
1. 读懂背景知识的整体内容:背景知识强调了“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表明题目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 明确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法制”,这意味着正确答案应该包含这两个关键词。
3. 读懂选择题的题干内容: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中共十三大的基本路线,考生需要结合背景知识,找出最符合“民主与法制”这一主题的选项。
4. 综合分析,做出选择: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D选项提到了“民主”这一关键词,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二:
背景知识:“列强在侵华的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相互勾结。”
题目: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条件是
A.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B.明治政府重视发展资本主义
C.列强的默许或纵容态度
D.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分析:
1. 读懂背景知识的整体内容:背景知识指出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的现象,暗示题目将围绕列强之间的关系展开。
2. 明确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背景知识的核心内容是“列强相互勾结”,这意味着正确答案应该涉及到列强之间的关系。
3. 读懂选择题的题干内容: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条件,考生需要结合背景知识,找出与列强关系最密切的选项。
4. 综合分析,做出选择: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选项提到了“列强的默许或纵容态度”,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五、总结
通过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生可以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加得心应手。背景知识不仅是解题的线索,更是思维的导向。考生应当注重背景知识的学习,掌握其特点,并灵活运用于实际解题中。同时,考生还需要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背景知识在选择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点,还要学会如何通过背景知识快速定位问题核心,从而提高解题效率。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考生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