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册暑假答案

篇1:高一化学下册暑假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12 H:1 O:16 S:32 Ca:40 Cu:64 Fe:56
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山体滑坡 C.葡萄酿酒 D.植物生长
2.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肥皂水
4.我们能闻到酒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地壳中含量的元素是( )
A.Na B.O C.Al D.Fe
6.原子核是 (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7.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
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
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
8.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分别加入蒸馏水
9.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同点是( )
A.都能用于灭 B.都能供给呼吸 C.都没有毒性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0.下列灭火的的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因短路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馆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11.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数目 B.原子数目 C.元素种类 D.各物质的总质量
12.某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中的“钙、磷、铁、锌”等应理解为( )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13.次氯酸(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1价 C.+2价 D.-2价
14.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5.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16.近期,我国多处地方的煤矿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引起爆炸的主要气体是( )
A.氢气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氧气
17.下列标志表示“严禁烟火”的是( )
18.环境污染已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潮汐 B.酸雨 C.空气污染指数 D.工业废水
19.下列各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冒大量白烟的是( )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红磷
20.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 == 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NO B.NO2 C.N2O3 D.NH3二、我会填空(第24、25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2个氢原子 ,氧气分子 ,钙离子 ,氯化钠 。
⑵空气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⑶常温下,的液态金属为 。
2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 ,负极产生 ,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
23.下列仪器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A B C D
(1)写出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C 。
(2)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
能用于收集气体的是 。
24.请运用你在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⑴要除去茶水中的茶渣,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⑵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入___ _;
⑶为了使湿的衣服干得更快,可采取的方法是__ __;
25.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三、我会简答(每空2分,共10分)
26.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消耗氧气的途径有: (任写一点),工业上通常采用 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举例说明自然界的水中溶解有氧气:
(任写一点)。
四、我会实验
27.根据下列装置填空:(共16分)
⑴写出编号①、②、③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 ;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可选用 。
⑶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 和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 和 。
28.为了检验某石材中是否含有碳酸根,进行了如下实验(装置见右图);
先在锥形瓶中加入石材样品碎块,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
⑵如果观察到锥形瓶中有 产生,试管中出现 的
现象,证明该石材中含有碳酸根。
⑶若含碳酸根的物质是碳酸钙,请写出锥形瓶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五、我会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
29.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含 种元素,质量比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钙元素质量分数为 。
30.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8g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 Cu+H2O)
31(7分)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① ②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③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①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② ,原因是 ③ 。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
是 ④ 。
32.(3分)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 12 CO2↑+ 10 H2O↑+ 6 X↑+ O2↑
(1)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
(2)若生成13.2 g二氧化碳,则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篇2:高一化学下册暑假答案
【篇一】
DBCBBABCCACDABA
1.(4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①肥皂水②煮沸(蒸馏也给分);③CaC03+2HCl==CaCl2+H20+C02↑
2.(6分,每空1分)(1)2H+(2)3Al(3)2N2(4)3Fe3+(5)ZnO4(6)CO2
3.(5分,每空1分)(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2)固体部分溶解A、C、D37.5%(此空2分)
4.(4分,每空1分)(1)4(2)Mg2+(3)Cl-(4)MgCl2
5.(11分)(1)①C(1分)(2)①A或B(1分)
②能获得平稳的氧气流(或便于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控制反应进程,或防止反应过快)(2分)
③MnO2是催化剂(或MnO2起催化作用或没有消耗)(只答没有改变,给1分)
[或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1分)和化学性质(1分)都没有改变](2分)
④2H2O22H2O+O2↑(2分)
⑤燃烧的木条(或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更旺即收集满了(1分)
(3)C2N2H8(2分)
6.(15分,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个1分)
(1)长颈漏斗铁架台
(2)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黑色固体逐渐减少CO2+C2CO
(4)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固体逐渐减少2CuO+C2Cu+CO2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6)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CO+O22CO2
【篇二】1、D;2、A;3、D;4、D;5、C;6、D;7、D;8、B;
9、(1)Ca2+、CuSO4、CH4、NaHCO3;
(2)HNO3+KOH=KNO3+H2O;(3)CaO+H2O=Ca(OH)2;
(4)CaCO3CaO+CO2↑;(5)C+2CuO2Cu+CO2↑。
10、(1)HCl;NaCl;(2)盐;(3)CaCl2+Na2CO3=CaCO3↓+2NaCl;Fe+CuCl2=FeCl2+Cu。
11、(1)分液漏斗;锥形瓶;(2)b;预先将锥形瓶装满水;(3)石蕊;变红。
1.①钙②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是因为它具有吸附作用。④均属于盐(填“酸”、“碱”或“盐”)。
⑤则室温时肥皂水的pH>7(填“>”、“<”或“=”)。
3.(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和水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2)她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A、B(填字母序号)。?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略
4.⑴略
⑵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其原因是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⑶在厨房清洁剂中加入蒸馏水,厨房清洁剂的pH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⑷厨房清洁剂与厕所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要点为中和)
5.①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乙(填写“甲”或“乙“)。
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挥发性。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略
6.(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4312;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玻璃棒;
(4)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左物右码;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12g;
(5)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18%。
7.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A__氢____、B___铁__、C___氧___;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FeO等_________。
篇3:高一化学下册暑假答案
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A. B.H+Br- C. D.H-Br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3.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4.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
5. 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 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 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8.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 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A. B. C. D.
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11. 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时,能产生白色烟雾的是
A. 红磷 B. 铜丝 C. 氢气 D. 金属钠
12.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可用同一气体发生装置,并用相同收集方法的一组是
A.SO2和O2 B.H2和HCl C.H2S和HCl D.Cl2和HCl
13. 有颜色又有毒的气体是
A.CO B.Cl2 C.HCl D.H2S
14. 通常用来区别SO2和CO2的试剂是
A.烧碱溶液 B.品红试液 C.石蕊试液 D.澄清石灰水
15.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美国斯坦福大学Barry Trost教授提出了绿色化学下的原子经济的概念。最理想的原子经济百分数便是100%。原子经济百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下面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①绿色化学和环境化学都是研究环境保护和治理的
②绿色化学不是被动的治理环境,而是主动地防止环境污染
③绿色化学保护了环境,而且也能给有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⑵硝酸工业的尾气中主要含NO、NO2气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危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形成酸雨 ②破坏臭氧层 ③NO能刺激呼吸道 ④NO2能跟血红蛋白作用生成二氧化氮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 ⑤NO、NO2在空气中形成褐色或黄色的毒性很大的烟雾。
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一处理方法是否符合绿色化学概念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其原子经济百分数为 。
⑶有人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制取Cu (NO3)2,其中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方法 。
①方法一: 2Cu+O2 2CuO CuO+2HNO3(稀)=Cu(NO3)2+H2O
②方法二: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⑷有人将3中反应②产生的NO收集到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并在常温下将其压缩到1.01×107 Pa,然后加热至50℃时,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当温度恢复到常温,压强降至略小于1.01×107 Pa的 时,就不再改变。已知此过程中有一种产物是N2O。
请写出生成N2O的反应方程式: 。
最后的气体压强略小于1.01×107 Pa的2/3,其原因是: 。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8:
1.A 2.C 3.B 4.B 5.D 6.B 7.D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B
15.⑴① ⑵①②⑤ NO+NO2+NaOH==NaNO2+H2O 是 88.5%
⑶① ⑷3NO==N2O十NO2 由于2NO2 N2O4,即生成的NO2又双聚成N2O4,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少,使其压强略小于1.01×107 Pa的
篇4:高一化学下册暑假答案
【篇一】
1.在含有硫离子,且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u2+、Br、Ba2++-
B.Na、SO32、SO42、K++--C.K+、MnO4、NO3、Na--+D.K+、Ca2+、SO32、Cl--
2.下列画有横线的物质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A.将含少量CO2的CO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
B.将10L空气(标况)中,使之在高温下反应
C.标准状况下,将11.2LH2S与
D.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O2
3.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对原固体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肯定存在①B.至少存在②和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D.至少存在①、④、⑤
4.将一定量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n代表物质的量)
A.n(Fe)n(S),总质量等于44g
C.n(Fe)=n(S),总质量大于44gD.n(Fe)>n(S),总质量小于44g
5.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以后,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酒精在氧气中燃烧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碱中B.在硫酸中加入铝粉D.向盐酸中加入铁钉
6.有氧化铜和二氧化二铁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的HCl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2ag该混合物在CO气流中加热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2a-1.6)gB.(2a-3.2)gC.1.6agD.0.8ag7.将NH3气体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没有沉淀生成,再通入适量CO2有晶体析出,该晶体是
A.Na2CO3B.NaHCO3C.NaClD.NaOH
8.在100mL某混合溶液中,c(HNO3):0.4molL-1,c(H2SO4)=0.1molL-l,向其中加入1.92gCu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Cu2+)为
A.0.15m01.L-1B.0.225mo1.L-1C.0.3mo1.L-1D.无法计算
9.已知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4-2+Cl2-HNO2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多的是
A.Fe3+B.MnO4-C.Cl2D.HNO2
10.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X
-an与nYn-1,得m+a=n-b-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11.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
Z+W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已知:X+Y
(1)Y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入少量稀硝酸。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
1.B2.C3.B4.D5.D6.A7.B8.A9.B10.B
11.(1)
(2)2NH3(l)NH
2.NH4(3)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
3.②P2O5+6OH-=2PO3
4+3H2O③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3Cu+8H++2NO3=3Cu2++2NO+4H2O
【篇二】1.取20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加热至恒重.在一定温度下将残留的固体加入10g水中有7.9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5g水有5.3g固体残渣未溶,再加水,残渣不减少.则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KClO3质量为
A.14.7gB.6.9gC.12.1gD.17.6g
2.有属于短周期的A、B两种元素,A原子半径小于B原子半径,两元素可形成AB2的化合物.下列有关A、B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可能属于同一周期B.A是B的前一周期元素
C.A只能属于金属元素D.A可能是第二周期中的IIA族元素或IVA族元素
3.下列分子的结构中,所有原子的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2B.CH4C.PCl3D.NO2
4.下列每组有三种浓度相等的溶液,分别将它们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AgNO3、NaBr、稀HNO3B.FeCl3、HCl、KSCN
C.CaCl2、NaHCO3、NaOHD.NaAlO2、Ba(OH)2、HCl
5.下列化合物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①Fe(OH)3②FeCl2③FeI3④SO3⑤CuS⑥NaHCO3
A.①②⑤⑥B.③④⑤⑥C.③⑤D.①②③⑤
6.以下有关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都可以和碱反应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胆矾属于纯净物
C.常温下铁投入浓硫酸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D.正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8.已知80Hg是ⅡB族元素,第七周期ⅡB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112B.98C.88D.82
9.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低价离子分别为A2-、C-,其离子半径A2->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序数:A>B>CB.它们的原子半径:C>A>B
C.离子半径:A2->C->B2+D.原子外层电子数:C>A>B
10.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
11.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____。
【答案】
1.A2.BD3.BD4.BD5.C6.D7.B8.A9.B10.B
11.(1)锌粒水浓硫酸(2)检查气密性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检验H2的纯度
(4)氢气在G管出口处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