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答题技巧

同学们在复习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历史时,需要注意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如何准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基础知识的记忆,更需要对历史事件、制度演变以及其背后的政治逻辑有深刻的理解。以下是详细的备考建议和答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高考考点分析
根据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考生需要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
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3. “文化大革命”: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时期,考生需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的起因、过程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4.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宪法的修订、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公民权利的保障等。
二、备考建议
# 1. 注重两个时间段的重点
-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阶段,考生应重点关注《共同纲领》的制定与实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三大改造的完成等内容。特别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这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阶段,考生应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推行等。此外,还需了解近年来我国在司法改革、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 2. 联系古今中外的相关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特点,考生可以将其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不仅能加深对本国历史的理解,还能培养全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具体内容解析
# 1. 两种社会形态
- 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重大行动,逐步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此后,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2. 两个机构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筹备工作正式启动。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平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渠道。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3. 两部宪法
- 《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它规定了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经济政策、外交方针等内容,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该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具有里程碑意义。
# 4. 四大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各级人大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制度不仅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也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同时允许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各党派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等形式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发展。这种制度既保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了各党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策,旨在实现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进步。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这一制度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推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尝试,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入发展,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未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将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现实情况,深入思考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特点和意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通过扎实的学习和认真的准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