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三历史上册12月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12月月考试题

2025-02-11
高三历史上册12月月考试题

1.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

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海国图志》中记载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议会)衙门公议乃行。且城邑居民,各选忠义之士一二赴京会议。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魏源在这里介绍的是

A.城邦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贵族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

3.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6.中国近代外交被称作屈辱外交,其中不乏国人不屈的抗争。第一次扭转了中国外交始争终让局面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 B.保国会成立 C.五四运动 D.抗战胜利

7.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与当时的哪种社会思潮相吻合

①中体中用思想 ②中体西用思想

③救亡图存的主题 ④维新变法思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毛泽东

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C.在瓦窑堡会议后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D.在19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9.20世纪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地位的提高

10.19,包产到户的凤阳粮食产量比承包前的19增长49%,这从根本上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C.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D.农村土地公有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②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2.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颂古非今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13.19春,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

B.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到的重要作用

C.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宣战

D.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

14.19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展反右倾斗争 D.在全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1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16.右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为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贷,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企业属于洋务派军事企业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④D.①④

17.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

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④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8.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

时间 项目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

192400万元5亿元

195.35亿元23.3亿元817元

对上述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 ④西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不少严重失误,这些失误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在生产关系上出现了脱离实际的超前行为 ④没有注意借鉴外国的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鸦片战争在近代中国和英国的文明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意味着

A.专制政体的终结 B.工业革命的起点

C.农耕文明受到冲击 D.程朱理学的破产

22.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的建交。这里 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含义是

A.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D.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3.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24.CCTV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你认为六集的主题先后顺序应是

A.峥嵘岁月 千年局变 中国新生 伟大转折 继往开来 世纪跨越

B.峥嵘岁月 伟大转折 千年局变 中国新生 继往开来 世纪跨越

C.千年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伟大转折 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

D.千年局变 峥嵘岁月 伟大转折 中国新生 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

25.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A.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6.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是

①租界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8.《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D.八国联军侵华

29.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30.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31.胡锦涛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术语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③以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突然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

20分钟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人们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主要是通过:①电影 ②电视 ③电话 ④互连网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3.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34.19,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

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

35.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36.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

①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②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是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中国历史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7.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38.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的建立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9.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0.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

4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人们的生命安全日益受到关注 B.拜金主义盛行

C.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D.社会风气日下

42.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4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首先产生于沿海的开放城市,主要是因为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程度较深

②外商企业的创办带来近代生产技术

③便于产品运输销售

④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4.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时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此村的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A.要想富,先种树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45.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分别体现了两人哪方面的成就

A.解放思想、杂交水稻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

C.改革开放、勤俭节约 D.一国两制、转基因技术

46.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你认为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北平和谈 D.雅尔塔会议

47.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图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48.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49.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了多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理论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D.向社会主义过渡

50.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年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向小康、李文革 B.向小康、李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向小康、李文革、周跃进、孙建国 D.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向小康

(试卷Ⅱ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51题18分,52题14分,53题18分)

51.每个历史现象的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原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致汇编》是晚清最早一份专门性的科学杂志,创刊于18。在其中的《互相问答》一版中有这样的内容:回答广州某君询问的照相新法;回答金华某君询问的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等等。

材料二 中国人仿制的木自行车 剪发辫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8分)

(2)阅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根据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最快的是哪个阶段?(2)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8分)

52.(14分)中国古代有一种民本思想,强调重视民心。而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近代西方民主观念传入中国,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深受影响。反思民本与民主,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材料: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相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夫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材料中包含了哪些基本观点?(4分)

(2)近代社会与民主相关的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0分)

进步思潮实践活动影响

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发展

新文化运动

5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在回顾19访华时说:我知道,19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 历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到19,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田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第一次超过支持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的票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挡。

材料三 20世纪代,美售台武器虽然数量较量较大,但是主要是一些陈旧落后、退役淘汰的滞销品。20世纪代,美国强化对华遏制政策,对台军售规模较大、性能较好。19,老布什政府卖给台湾150架F16战斗机。193月24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5月8日,美国B一2轰炸机悍然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9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3)据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不和谐音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请你展望一下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前...

(4)请你展望一下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前景,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题纸

二、非选择题

51.(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最快的是哪个阶段?(2)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2.(1)材料中包含了哪些基本观点?

(2)

进步思潮实践活动影响

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发展

新文化运动

53.(1)据材料一,19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3)据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不和谐音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请你展望一下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前...

(4)请你展望一下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前景,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高三历史上册12月月考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历史试题栏目!

相关文章

寒假作业高三历史(部分试题)

寒假作业中的高三历史部分试题。试题涵盖了多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以及法律、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试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农业、文明起源、法律实践、行政体系及地理知识的考察。摘要的主旨在于测试学生对于古代历史以及世界地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最新推荐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 怎么调整心态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和调整心态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减压方法,包括适量的运动减压法、做感兴趣的事减压、情感宣泄减压法和环境减压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考生在考前可能出现的一些焦虑和负面情绪表现。考生可以通过树立信心,运用这些减压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良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热门推荐

高考化学实验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强调要扎实掌握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仪器、现象和解释。接着介绍了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和用品、步骤和方法,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导气管的连接、仪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一数学复习中的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包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文章详细解释了各类几何体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和几何特征,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和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知识点。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