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物理高二必修知识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高二必修知识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2025-08-19
物理高二必修知识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在物理学中,物质的电性和电荷守恒定律是理解自然界中电现象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分析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原理。

1. 物质的原子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内部则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原子中的电子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然而,当某些条件发生变化时,例如温度、压力或外界作用力,原子中的电子可能会脱离轨道,导致物体带电。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等方式观察到。

2.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它指出: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系统的总电荷不会改变。换句话说,电荷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发生转移。

这一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中都有体现。例如,当我们用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会带上静电,这是因为电荷从头发转移到了梳子上,但整个系统的总电荷量并未发生变化。同样,在雷暴天气中,云层之间以及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荷转移也会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 静电现象的分析

# (1)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的现象。这是由于不同材料的原子间电子结合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会在两者之间发生转移。具体来说,摩擦过程中,某些材料更容易失去电子(如玻璃),而另一些材料更容易获得电子(如丝绸)。

因此,当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而丝绸则会获得电子,带上负电。

需要注意的是,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新的电荷,而是使物体内部原本存在的正负电荷分离。因此,摩擦起电并不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 (2) 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是指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后,由于电荷的重新分布而使其中一个物体带电的现象。当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接触时,电子会在两者之间发生转移,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接触起电的过程与摩擦起电类似,都是由于材料间电子结合能力的差异导致的。

例如,当我们用手触摸金属门把手时,手上的电荷会转移到门把手上,导致门把手带电。这种现象在干燥的环境中尤为明显,因为干燥空气中的湿度较低,减少了电荷的传导,使得电荷更容易积累。

# (3) 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是指在靠近带电物体的情况下,未带电的导体内部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当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部的电荷会受到带电物体的影响而发生重新分布。具体来说,带正电的物体会使导体靠近它的一端出现负电荷,远离它的一端出现正电荷;反之亦然。

例如,当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一个不带电的...

例如,当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时,导体靠近小球的一端会出现负电荷,远离小球的一端会出现正电荷。如果此时闭合导体与地面之间的开关(K1),则会有电子从地面流向导体,从而使导体整体带负电。相反,如果闭合另一端的开关(K2),则不会有电子通过,因为导体的正电荷无法通过开关流入地面。

4. 物体带电的本质

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而不是电荷的产生或消失。无论是在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只是在不同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因此,电荷守恒定律在所有这些过程中都得到了验证。

例题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概念,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例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 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解析:

选项A正确。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离,但总电荷量保持不变,符合电荷守恒定律。选项B错误,因为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时,硬橡胶棒获得了电子,带负电,而不是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选项C错误,因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失去了电子,带正电,而不是得到了正电荷。

选项D错误,因为物体不带电并不意味着物体...

选项D错误,因为物体不带电并不意味着物体中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抵消了彼此的效应。

例题2:

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 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 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 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解析:

选项C正确。当带正电的小球靠近枕型导体时,导体靠近小球的一端会出现负电荷,远离小球的一端会出现正电荷。如果闭合K1,即导体靠近小球的一端接地,则会有电子从地面流向导体,从而使导体整体带负电。选项A错误,因为电子是从地面流向导体,而不是从导体流向地面。

选项B错误,因为闭合K2并不会使电子从导体流向地面,而是正电荷无法通过开关流入地面。选项D正确,因为闭合K2确实没有电子通过。

通过对物质的电性和电荷守恒定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静电现象。无论是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它们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总电荷量始终不变。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能帮助我们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未来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电场...

在未来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电场、电势、电流等更为复杂的电学概念,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电学知识体系。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的物理原理。

相关文章

高二物理必修知识点:曲线运动

高二物理必修知识点中关于曲线运动的内容。文章介绍了曲线运动的条件、研究方法、分类以及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详细知识点。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包括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和计算,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相关计算

最新推荐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点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点,重点解析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文章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

缓解高考紧张情绪的方法

热门推荐

高考生物找规律复习

高考生物复习中的遗传自由组合规律。规律内容包括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适用条件、细胞学基础和应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以及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文章旨在帮助考生理解并运用遗传自由组合规律,为高考生物

猜你喜欢

高二政治易错知识点

高二政治学科中易错的知识点,包括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多样性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和对个人的影响等。文章强调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即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现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