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三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内在规律性。以下是关于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详细讲解,帮助考生深入理解并灵活应用这一重要理论。
3.3.1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这种发展具有普遍性,意味着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一切都在不断演变。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个体生命到集体活动,无一不在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过程。
方法论:
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例如,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应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动因和演变趋势;在处理现实问题时,要预见未来的可能性,并为应对变化做好准备。总之,用发展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3.3.2 发展的实质
原理内容:
发展的实质在于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具体表现为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事物”,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具有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的事物;而“旧事物”则是指那些逐渐失去适应性的落后事物。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既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方法论:
理解发展的实质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支持和促进新生力量的成长壮大。面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时,应给予充分关注和支持,鼓励创新精神;对于传统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则需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淘汰那些不符合时代需求的部分。同时,也要警惕形式主义,确保真正有潜力的新事物得以健康发展。
3.3.3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往往是曲折的。这是因为任何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阻碍,如外部环境的压力、内部矛盾的激化等。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促使事物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克服障碍,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方法论:
这一原理提醒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胜利终将到来。同时,也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既要看到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要清醒认识到可能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问题,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3.3.4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质的变化,即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反过来,质变又会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
方法论:
这一原理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步工作,为实现质的飞跃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每天坚持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做适量的练习题,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经过长期积累后,必将带来学习成绩的巨大提升。此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要学会抓住时机,果断采取行动,促成质变的发生。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也需要遵循适度原则,防止过度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3.5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决定了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发展方向;外因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影响内因而间接发挥作用。简而言之,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通过内因才能产生效果。
方法论: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事物自身的内在因素,又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在企业发展战略中,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还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的变化。
只有全面把握内外部条件,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认识工具,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对上述五个方面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在实践中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深入领会这些知识要点,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