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方略:小火慢炖 细水长流

距离高考仅有不到100天的时间,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这是一段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时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已经出炉,试卷结构和题型将有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最后冲刺的时间里做好复习?如何把握好语文要点,迎战高考?
北京城市广播3月4日《教育面对面》节目邀请到北京五中人文实验班的班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聚智堂特邀教学顾问徐淳老师,为我们解读语文百天复习方略。
一、小火慢炖:每日坚持,稳扎稳打
“小火慢炖”是徐老师强调的第一个备考要点。所谓“小火慢炖”,指的是每天都要进行一定量的语文复习,时间控制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这个时间段不长不短,既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专注于学习,又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而感到疲惫不堪。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一种持续的学习状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的复习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理解、文言文、诗歌鉴赏、作文写作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的知识体系会逐渐得到巩固和提升。同时,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复习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复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此外,小火慢炖还意味着复习的节奏要适中。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过于松懈。每一天的进步都是微小的,但积少成多,最终会在高考中体现出显著的效果。正如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细水长流加重点突破:分阶段推进,有的放矢
“细水长流加重点突破”是徐老师提出的第二个备考要点。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确保复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具体来说,就是将文学常识默写等内容作为日常复习的内容,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记忆和巩固;而对于语文习题的练习,则需要集中整块的时间进行重点突破,进行必要的练手。
在日常复习中,文学常识默写、古诗词背诵等基础知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却是语文考试的基础,不容忽视。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编写口诀等方式,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记忆。每天花上十几分钟,反复记忆和巩固,效果会非常显著。
与此同时,整块时间的重点突破则更为关键。例如,在进行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等题型的练习时,学生需要集中精力,认真思考每一道题目。通过做题,不仅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特别是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更要多加练习,找到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此外,针对不同的题型,学生还可以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比如,阅读理解题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哪些?如何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文言文翻译时需要注意哪些词汇和语法结构?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这些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做得精不如弄得精:理解为主,避免死记硬背
“做得精不如弄得精”是徐老师提出的第三个备考要点。这一理念强调的是理解和掌握方法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学生应该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答案。
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都应该问自己:“我真正理解了吗?”如果只是表面上记住了一些概念或公式,而没有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那么在考试中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时,就容易出错。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逐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仅要记住常用的实词和虚词,还要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在学习诗歌鉴赏时,不仅要记住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还要学会分析诗人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主旨句和关键词;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要注意保留原文的句式和语气;在做诗歌鉴赏题时,要学会从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题型,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应掌握不同的复习侧重点
徐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应该掌握不同的复习侧重点。对于80分左右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如筛选概括、分段写段意、作文不跑题等。这些基本能力的掌握能够帮助他们至少达到及格水平。为此,学生需要多做一些基础题,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确保在考试中不失分。
对于9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除了掌握基本能力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能力。不要丢掉最基础的东西,同时争取更高水平。例如,拿到文言文、诗歌等部分的满分。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做一些历年真题,熟悉高考的命题方向和题型特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而对于120分以上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冲击更高的分数。首先,基本能力要特别扎实,不仅仅是强化,同时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尽可能在阅读上不丢分。作文行文注意亮点突出、兼具文采。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高难度的题目,挑战自己的极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同时,他们还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五、合理分配考试时间:高效完成每一道题
关于语文考试时间的分配问题,徐老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大阅读一定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小阅读要在15分钟之内完成,两块加起来绝对不能超过1个小时。作文建议留出45分钟左右,其中15分钟构思,30分钟写作,下笔时才能胸有成竹。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可能会导致某些题目来不及做,或者匆忙作答影响质量。因此,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比如,在做模拟题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题目,逐步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效率。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灵活调整时间。
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适当多花一些时间,确保解答的准确性;而对于那些相对简单的题目,则可以迅速作答,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后面的题目。
高考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具备细致的观察力、高度的文化素养、语言的敏感度、创意与创新能力、良好的组织结构意识以及扎实的基础写作技巧。
通过“小火慢炖”、“细水长流加重点突破”、“做得精不如弄得精”等策略,结合不同成绩水平的复习侧重点,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