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在月考中总结问题(语文)

语 文 手脑并用勤归纳 找准节奏巧答题
耀华中学 张军
第一次月考无疑是令许多同学难以忘怀的经历。我猜,这次考试带来的困难和困惑远比喜悦多得多吧?同学们是否发现基础选择题错了一大堆,尤其是字词音形的题目?是否明明觉得自己读懂了大阅读,但成绩却只有一位数?作文是否写得非常仓促,连自己都不愿再看,或者自觉写得不错,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这些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多数学生在首次接触全面高考模拟时都会遇到的情况。首先,绝大多数学校尚未真正进入“总攻”阶段,还在进行常规教学或专项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突然面对150分钟内完成150分的试卷,缺乏对全卷的整体把握和节奏感,再加上平时练习较少,取得好成绩几乎是奢望。
其次,同学们之所以在试卷上“得势不得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切入角度、答题模式等尚处于“业余”阶段。因此,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复习和考试。
一、建立“全卷”观,掌握答题节奏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时间管理至关重要。必须迅速建立起“全卷”观,即清楚自己答题的基本节奏。例如,Ⅰ卷的选择题部分最多用多少时间,大阅读用多少时间,作文又该预留多少时间等。只有这样,在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避免顾此失彼,狼狈不堪。
具体来说,Ⅰ卷的选择题部分一般包括字词音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等内容,建议控制在30分钟左右;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部分,建议控制在40分钟左右;现代文阅读部分,尤其是大阅读,建议控制在50分钟左右;最后是作文,建议留出60分钟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分配,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划,并在平时的练习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按照这个节奏来答题。
二、扎实基础,积累点滴
扎实的基础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对于语文来说,字词、成语、诗词默写等基础知识尤为重要。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往往是决定分数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同学们需要干点“粗活”“累活”,比如准备一个小本,遇到新的、错的、活的、怪的字词、成语、诗句等都记下来,日积月累,绝不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字词音形方面,可以每天背诵一定数量的生字词,并通过造句、听写等方式巩固记忆;成语运用方面,可以通过成语接龙、成语故事等形式加深理解;诗词默写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这些看似枯燥的基础训练,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动口更要动手,注重实战演练
很多同学在做文字表述题时,习惯用眼睛“做”,顶多是在文中大概“划一划”。这种做法是绝对不行的。同学们必须“动手”,每一道表述题,都应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仅要理解原文的意思,还要准确地将之翻译成现代汉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或词汇,这时就需要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确保每个细节都准确无误。同样,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也要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抓住关键信息,组织语言进行作答。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四、动脑思考,善于归纳总结
做题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一部分同学只知道埋头苦做,却不知用头脑去思考、去归纳。本来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却每次都当新题做,重新思考,费时费力,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例如,病句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很多同学每次遇到病句题都要重新思考,但实际上,病句的类型是有限的,只要掌握了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就可以轻松应对各种题目。
因此,同学们要学会动脑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每次做完一套题后,都要认真回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例如,对于病句题,可以总结出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重复赘余。
每次遇到病句题时,先判断属于哪种类型,再根据相应的修改方法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解题效率,还能增强自信心。
五、总结“狡猾伎俩”,洞察命题意图
如果你已经很优秀,那不妨去总结一些“狡猾伎俩”吧!这里说的“狡猾伎俩”并不是指投机取巧,而是对命题者出题初衷的洞察和对试题答题轨迹的把握。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真的厉害了!
例如,在大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很多同学只答了一点,遗漏了另外一点,这就说明他们还不够“狡猾”。实际上,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作用,比如结构上的承上启下、内容上的深化主题、情感上的烘托气氛等。因此,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尽量全面考虑,不要遗漏任何一个要点。
再比如,有些题目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引用某位名人的话?”这类题目通常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者引用名人的话,可能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权威性,也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观点或情感。因此,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作者的意图,给出合理的解释。
高考语文复习不仅仅是简单地做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建立“全卷”观、扎实基础、注重实战演练、动脑思考以及总结“狡猾伎俩”,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以上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复习顺利,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