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2025-02-15
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2.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植物的激素调节   1.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3.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

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

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4.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2、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5.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包括增长、...

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⑴、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

⑵、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

⑴、“J”型增长曲线:

①、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⑵、“S”型增长曲线: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②、K值:为满载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6.高二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所。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相关文章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三中关于平衡调节、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的知识点。内容涵盖水代谢平衡、吞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体液免疫的过程。文章详细解释了水代谢平衡的调节机制、各类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以及体液免疫的感应和反应阶段。

最新推荐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掌握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特别是针对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文章强调了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步骤进行。同时,也提到了材料出处中的时间、主题思想等信息的重要性。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读、找、思、答四个步骤的具体应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中的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和差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