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2025-05-01
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1.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一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

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二   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3.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生态系统的结构

有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有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

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建立起来的联系叫做食物链。捕食链不包括分解者。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及应用

生态系统得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

4.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四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5.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五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基本的结构形式。

6.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六   新陈代谢是生物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的区别。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7.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七   ATP

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P~P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8.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八   1、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已分化的细胞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

(3)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_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细胞全能性的证明实例

(1)植物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克隆动物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发育的潜能.

3、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起点:具有细胞核的细胞;终点:形成完整的个体;外部条件:离体、营养物质等.

注:种子发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

4、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的关系: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

5、细胞全能性比较

(1)动物与植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同一个体: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同一细胞:刚产生的细胞>成熟细胞>衰老细胞.

9.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九   1、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物体内的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3、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例:DNA、叶绿素、纤维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4、蛋白质的四大特点:

①相对分子质量大;

②分子结构复杂;

③种类极其多样;

④功能极为重要。

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①氨基酸种数不同,

②氨基酸数目不同,

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

④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概括有: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不是蛋白质);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注意: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7、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8、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10.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篇十   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最新推荐

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知识点

高二下册生物科目的知识点,包括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类代谢等内容的图解和转化关系,以及消化、吸收和运输的过程。文章还介绍了糖类的化学通式和分类,以及糖类的功能和不同种类的特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变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等内容。

高二生物必修一笔记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中的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和差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