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核心知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要点解析

篇1:高三历史核心知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要点解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40~1861)
1、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实施原因(内外因),分析其影响。
2、理解协定关税、租界,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危害。理解半殖半封社会的含义和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表现。
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实质,辨证的给予评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理解。)
4、熟练掌握《资政新篇》的内容细节,与太平天国和当时历史背景的关系。正确评价之。(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5、新思想萌发的原因,主张,核心,意义。
6、归纳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路线,经过和侵占的城市。太平军北上路线。
7、注意英国割占香港岛的步骤及每步区域。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顺序和区域。
8、从领土,赔款,口岸,特权等认真记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的内容。
9、总结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
10、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中国战败的原因。
11、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纲领、政权、组织、军事活动。)正确评价太平天国。(功绩伟大,失败必然。)
12、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统治集团产生的影响。
13、新思想萌发:评价林则徐(三方面:销烟、抗英、学西方。),魏源于《海国图志》。
14、比较中英两国19世纪中期的国情。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说明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扩大。
15、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和成因。(双重原因,双重任务,学习西方,联合绞杀。)
16、结合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的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谈谈认识。
结论:英国完成工革,企图开我市场;清朝闭关锁国,英方贸易入超;输入毒品鸦片,毒害人民身心;威胁清朝统治,林公虎门硝烟;英国借机发难,清廷战败签约;南京黄埔望厦,赔款通商特权;领土主权破坏,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经济开解,东南地区尤甚;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东征西征北伐;横扫大半中国,清廷岌岌可危;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二次鸦战;俄国最为阴险,割骗大片领土;半殖程度加深,中外反动联合;农民阶级局限,新篇未能实施;功绩非常伟大,失败也属必然;时代特点鲜明,农民战争高峰。
【总结】:高三历史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复习阶段不要紧张,认真复习,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篇2:高三历史核心知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要点解析
【摘要】:已经步入高三了,大家对各科的知识点掌握了多少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对大家有帮助。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7月23日、上海、 嘉兴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 ②党的奋斗目标 ③中心任务 ④领导机构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上海)
条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分析。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②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工农运动发展:农民建立农民政权;工人组织武装举行罢工;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
失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
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总结】:为大家介绍的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就到这里了,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知识点,只有掌握好知识点,才能熟练地运用到题中去,预祝大家高考成功。
篇3:高三历史核心知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要点解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下文为大家准备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年级总复习历史知识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40~1861)
1、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实施原因(内外因),分析其影响。
2、理解协定关税、租界,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危害。理解半殖半封社会的含义和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表现。
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实质,辨证的给予评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理解。)
4、熟练掌握《资政新篇》的内容细节,与太平天国和当时历史背景的关系。正确评价之。(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5、新思想萌发的原因,主张,核心,意义。
6、归纳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路线,经过和侵占的城市。太平军北上路线。
7、注意英国割占香港岛的步骤及每步区域。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顺序和区域。
8、从领土,赔款,口岸,特权等认真记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的内容。
9、总结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
10、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中国战败的原因。
11、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纲领、政权、组织、军事活动。)正确评价太平天国。(功绩伟大,失败必然。)
12、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统治集团产生的影响。
13、新思想萌发:评价林则徐(三方面:销烟、抗英、学西方。),魏源于《海国图志》。
14、比较中英两国19世纪中期的国情。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说明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扩大。
15、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和成因。(双重原因,双重任务,学习西方,联合绞杀。)
16、结合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的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谈谈认识。
结论:英国完成工革,企图开我市场;清朝闭关锁国,英方贸易入超;输入毒品鸦片,毒害人民身心;威胁清朝统治,林公虎门硝烟;英国借机发难,清廷战败签约;南京黄埔望厦,赔款通商特权;领土主权破坏,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经济开解,东南地区尤甚;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东征西征北伐;横扫大半中国,清廷岌岌可危;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二次鸦战;俄国最为阴险,割骗大片领土;半殖程度加深,中外反动联合;农民阶级局限,新篇未能实施;功绩非常伟大,失败也属必然;时代特点鲜明,农民战争高峰。
**【同步练习题】**
1.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随后在北京爆发的一次爱国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时间和运动的性质。其中,新文化运动是思想启蒙运动,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都是维护宪法的运动,因此,A、C、D三项可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权利,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是5月4日。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2.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五四爱国运动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清楚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正确答案应为D项。
答案:D
3.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解析:6月5日以前,五四运动以爱国学生为主;6月5日以后,全国各地的工人相继罢工,响应学生的爱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故正确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知识点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点为大家巩固相关重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篇4:高三历史核心知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要点解析
考点一 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阶段:
前期(6月5日以前)
后期(6月5日以后)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
罢工、罢课、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喊出了许多口号,其中能集中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 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依据: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条件: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7、23,上海嘉兴)
3、意义: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政党:无产阶级政党
新在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在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考点三 国民革命
1、准备:
实现国共合作(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1,广州)
2、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最终失败。【标志:宁汉合流,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
考点四 国共十年对峙
1、发动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举行长征:
①原因: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危害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②转折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胜利: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1936、10)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