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025-07-04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篇1: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10:BCCCB CCBDC

11-20:ADCAB DDCBB

21-30:BBADB DBCBD

31-35:BCACA

36.(13分)

(1)因素:民心。(1分)

主张:仁政。(1分)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1分)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2分)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任答1点,共1分)

(3)关键:薄敛节俭。(1分)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分)

(4)标准:百姓的忧乐。(1分)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1分)

(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1分)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1分)

37.(12分)

(1)智者学派。(1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分)

(2)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任意三点得3分)宗教改革。(1分)

(3)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1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任意三点得3分)

(4)起源与发展(或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1分)。以人为本;追求美德;服务社会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38. (13分):

(1)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社会契约论。(2分)

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2分)

时代背景: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或专制统治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

(2)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认为儒学可以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武器(2分)。

局限:没有认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没有认识到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区别。(任意一点,1分)

(3)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4分)(如只笼统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只给2分)

39.(1 2分)

(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2分)

特征:大一统。(1分)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任答2点,共2分)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2分)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3分)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1分)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任答1点,共1分)

篇2: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5 AAADB 6-10 DCBAA 11-15CBDCA 16-20ABCCD 21-25BCAAB

二.材料解析题(共48分)

27、【答案】(18分)

(1)讹误:《民力报》应为《民立报》。①;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③辛亥革命。(4分)

(2)赞成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性质。(4分)

(3)分不清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不同主张。(1分)

道路:①康、梁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③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6分)

(4)史料一是口述材料,材料二是原始(实物)史料。史料一局限性:口述史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和不确定性,要谨慎使用:优越性:是当事人口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弥补方法:采用二重证据法或与原始材料相互印证。(5分)

28. 【答案】(16分)

(1)表现: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民水君舟。 (3分)

根源: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的发展);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遭到破坏。(4分)

(2)汉朝: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宋朝:程灏、程颐、朱熹等吸收释、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2分)

(3)表现:文学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分)艺术风俗画、京剧。(1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顽固存在 (2分)

29.【答案】(16分)

(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2分)

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教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任答三点,6分)

(2)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3)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任答2点给3分,3点给4分)

篇3: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普通班月考答案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B B D D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A A B C C D B

21、(1)商鞅变法:

解决: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分)

影响:确立封建生产关系,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国实力壮大和统一六国打下基础。(2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决;实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2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障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任两点2分)

(3)农奴制改革:解决: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2分)

影响: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量的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2分)

22:(1)(2分)表达了日本学习西方、实行改革、以图富强的决心。

(2)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修铁路;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4分)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逐渐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分)

(3)他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实行义利并重,一方面发展经济以富民,另一方面又要讲仁义,对社会富有爱心,对国家勇于奉献。(2分)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弘扬传统美德,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2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中第四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

23:(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涉及到对工商业的态度等。(2分)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2)含义: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2分。摘抄材料不给分。必须涉及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转型两个概念)

(3)不同: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度。(2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2分)

(4)保留了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2分)

24:(1)获得人身自由,可以得到一块份地(2分)地主对农民仍有一些限制、地主趁机割去农民最好的土地、农民必须负担规定义务、农民必须支付高额赎金、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对农民进行管理。(任答两点得2分)

(2)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农民无偿获得土地;政治上获得真正自由并拥有民主权利,成为国家主人(4分)

(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改革。(2分)俄国: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2分)

25: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4分)

(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他的关心疾苦是指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他的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4分)

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进步意义。(2分)

(3)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回答和理由都正确才给分2分)

最新推荐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深入解析

高考物理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深入解析,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相关知识。文章中提到,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此外,还介绍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公式,以及它们与功的关系。文章指出动能

高一物理重力势能总结

热门推荐

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物理中的直线运动知识点,包括机械运动、质点、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以及运动图像等方面的内容。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的定义、特性和相互关系,并强调了参照物的重要性。摘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物理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猜你喜欢

高二选修一物理笔记

高二选修一物理中的电势、功和电荷等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电势的概念、单位、性质和电势具有相对性等特点,并详细阐述了电势与电场线方向的关系。接着探讨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式,包括功的正负和标量的性质。最后介绍了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包括摩擦起电。文章内容丰富,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