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篇1: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1) ,
(2)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
(2).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
(4)位移推论公式: (减速: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
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0、自由落体运动(A)
(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
篇2: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参考系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坐标系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的坐标系。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矢量和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1-x2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公式:t=t2-t1速度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x/t单位:米每秒(m/s)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像(v-t图象):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v/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从v-t图象看加速度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饿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篇3: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 Δx/Δ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4: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第一节 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篇5: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 平均速度: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 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6: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1平均速度的意义
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形成的速度概念实际是平均速率,我们平常所说人的行走速度、跑的速度、汽车的速度、火车的速度等,实际是指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物理学中所说的平均速度定义是:
由此可知,平均速度是矢量,一般说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引入平均速度的意义在于过渡到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较小,平均速度就较为精确地描述△t内运动的快慢,△t越小、它就更精确地描述△t内运动的快慢,当△t0时它就精确地描述了t时刻运动的快慢.△t0时,v的极限就定义为瞬时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t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当△t0时v的极
限就定义为瞬时速度 ,可以看出,平均速度是作为精确定义瞬时速度的前题而引入的,没有平均速度就无从定义瞬时速度.然而平均速度只有当△t很小时才有意义,它逼近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v简称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基本物理量,无论是在运动学中还是在动力学中以及物理学的其他部分中都有重要作用.
2 速度不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速度定义中的r是位矢r不是位移s,因此,定义明确说明速度是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而不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质点的位置用位置矢量即位矢r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表现为位矢r随时间t变化,r是t的函数,r = r(t),某一时刻t对应某一位置r,某一段时间△t对应某一段位移△r,所以,应该说速度是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
中学物理用符号△s表示△t时间内的位移,定义平均速度 ,并在△t0时过渡到瞬时速度v.中学物理课中又同时用s表示位移,这就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我们应该区别位矢与位移,位矢是r,位移是△r = r2-r1,如图1所示,r1是t1时刻的位矢,r2是t2时刻的位矢,我们所说的位移△s就是△r.位矢r与时刻t对应,位移△r与一段时间△t对应.位移△r是过程量,不是与时间(时刻)t对应,不能说速度v是位移△r(过程量)对时间t(瞬时量)的变化率.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7: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二、速度和速率:
(一)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s/t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4.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cm/s
5.标矢性:矢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速率
1.定义:速度的大小。
2.跟速度的区别: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
汽车速度计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向,它的读数实际是汽车的速率。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说到的“速度”有时是指速率。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①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S)内的平均快慢与运动方向(运动速度)。
②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
③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同位移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平均速度只有指明了是哪段位移,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④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的速度。
平均速率:v=s/t (s是指路程)
2。瞬时速度:
①描述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简称速度。
②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在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瞬时速率。
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且与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
④在以后的叙述中,“速度”一词有时是指平均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物理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8: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描述核心知识点精讲
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一物理寒假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知识网络
2.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也叫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3. 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就叫做质点.
可视为质点的情况:
(1)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4. 参考系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任何物体的运动离开参考系均无意义。
(1)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2)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4)当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通常都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5. 坐标系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而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确定,如门牌号码可以确定住房的位置、经度与纬度可以研究航海船只的位置等等。而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的位置通常是用直角坐标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6. 时间与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2s末、2s时(即第2s末)、第3s初(即第2s末)均表时刻.时刻与状态量相对应,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如:4s内(即0s至4s末)、第4s(是指1s的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的换算: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时间与过程量相对应.如:位移、路程、冲量、功等.
7. 位置、位移、路程
物体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研究,而机械运动是物体随时间位置的变化,而位置变化的距离确立为位移。这里应该强调的是,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它不能表示位置的变化,而位移是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方向是从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与路径有关.
说明:①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②时刻与质点的位置对应,时间与质点的位移相对应。
③位移和路程永远不可能相等(类别不同,不能比较)
8.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物体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内(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定义式为: ,平均速度方向与 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上相应点的切线指向前进方向一侧的方向.平均速率是质点在某段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与 的比值,是标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速率:速度的大小就是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9. 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t(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a的方向只与△v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二、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特点:a=0,v=恒量.
3. 位移公式:S=vt.
题型讲解
1.质点的选取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作质点
B.无论什么物体,也无论什么运动,只要以地面为参考系,就能将其看成质点.
C.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同时在自转,由于电子很小,故研究电子的自转时,仍可将其看作质点.
D.在研究物体的平动时,无论什么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解析】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AD
2.参考系
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 h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 400 m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分别以水或地面为参考系两种方法解答)
【解析】 解法一 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的时间相等,各为1 h;
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5 400 m,时间为2 h.易得水的速度为0.75 m/s.
解法二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水的速度设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设为v2,划船者向上游运动时间为t1,向下游运动时间为t2,则对木块:v1(t1+t2)=5 400 m
对小船:(v1+v2)t2-(v2-v1)t1=5 400 m
已知t2=3 600 s,解得,t1= 3 600 s,v1=0.75 m/s.
【答案】 0.75 m/s
3.位移与路程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解析】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它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物理量,它是矢量;路程是从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路径轨迹长度.路程是标量.A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物理量,不存在直线或曲线问题,B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说二者相同,C错,D正确.
【答案】AD
4.匀速直线运动
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km/s.
【解析】如图1-1-1,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时间,则有d=v t1①
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在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②
已知t2- t1=t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
④
代入数值得 ⑤
【答案】
5.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
物理量意义公式及单位关系
速度v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v=s/t(m/s)三者无必然联系.v很大,v可以很小,甚至为0,a也可大可小
速度的
变化量
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a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即速度的变化率
(1)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前 内的位移是 ,在该时刻后的 内的位移是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B. C. D.
【解析】设某时刻为0时刻,则 时刻的速度为 , 时刻的速度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答案】A.
(2)一列长为 的队伍,行进速度为 ,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 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 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解析】若以队伍为参考系,则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 ;通讯员再从队伍头返回队尾的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 ,则整个运动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则队伍在这段时间相对地面前进的距离为:
(3)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距离MN为d=10m,如图1-1-3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0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 =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解析】在 内,光束转过 = = ,若激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接近N点,则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0变为300,故车速 ,若激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远离N点,则车速 .
高一必修一物理寒假复习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