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精要回顾

篇1: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精要回顾
高中历史复习: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①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刻的背景。
②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③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③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篇2: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精要回顾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卫城及矗立其上的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文明的一种象征。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申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主要内容】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
【默写、背诵提示】
(1)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地理位置、地理范围、地理环境特点、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城邦产生的时间、含义、特点、对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3)梭伦改革:背景、时间、内容、对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4)克利斯提尼改革:背景、时间、内容、对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5)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保证公民参政的措施。
(6)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意义、局限。
【重点、难点破解】
(1)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而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从各方面间接影响了这些民主政治条件的形成。
(2)理解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它们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设想。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在于:
(1)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享受不到民主。
(2)这种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罗马法
【主要内容】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默写、背诵提示】
(1)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前5)、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罗马帝国的建立(前)、罗马帝国的疆域。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重点、难点破解】
(1)复习本考点要重点掌握《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公民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与缺陷;《万民法》产生的背景、适用范围、特点、地位。
(2)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了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罗马法渊源于罗马奴隶制度,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奴隶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因此它又被称为“公民法”。而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罗马法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各民族的新的共同法律——“万民法”。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这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主要内容】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默写、背诵提示】
(1)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时间、背景、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2)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道德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苏格拉底的思想贡献、苏格拉底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是新教材、新内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两种教材有差异,但主体内容相同。复习的重心应放在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阐述的理解上。普罗塔戈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他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他还提出“认识你自己”,这是他探索哲学的指南。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表达了他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注意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强调人类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2)不同: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篇3: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精要回顾
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罗马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下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闯关检测,请考生练习。
1.(重庆文综,10,4分)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2.(福建文综,18,4分)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3.(山东文综,21,4分)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4.(课标Ⅱ,32,4分)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5.(课标Ⅰ,26,4分)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6.(浙江文综,20,4分)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7.(课标Ⅱ,32,4分)公元前3,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8.(广东文综,18,4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9.(江苏单科,13,3分)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0.(课标全国,34,4分)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11.(天津文综,7,4分)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干中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和在土地问题上对贵族与平民的态度可知,D项正确。A项中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的表述、B项中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的表述均与史实相反;C项中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的表述与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的史实不符。故本题选D项。
2.D 雅典公民大会的最高决策权,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对失职人员的依法惩处,都是防止专制、维护民主的制度设计,故D项符合题意。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均参加公民大会这一最高权力机关,A项错误;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的是陪审法庭,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C项错误。
3.A 墓碑上只写名字不写家世是为了彰显牺牲战士的平等地位,因此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城邦公民的平等,A项正确。
4.B 由材料信息可知,正是由于平民的斗争才迫使罗马共和国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最终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说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贵族并未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材料反映的是平民通过斗争促使《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5.A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基本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程序。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人民主权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最主要的程序是辩论,这就要求参政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演说能力,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无法在政治领袖和演说家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6.B 题干材料体现妇女开始占有财产,但仅是部分,不能说所有妇女在家庭中与男子地位平等,A项错误。自然法的精神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而妇女不享有这样的权利,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提到找到法律的漏洞,说明罗马法不够严密,B项正确,D项错误。
7.A 从材料信息看,由于辩护人充满感情的辩护打动了陪审团,陪审法庭经投票宣判该女子无罪。陪审团这一做法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体现了雅典审判程序严格,排除D项。
8.C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按照陶片放逐法,如果公民们认为某人的行为损害了公民利益,威胁到城邦民主,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然后投入陶缸中。一个陶片相当于一张选票。如这个人的得票数超过6000,就表示多数通过,这个人就会被流放。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并没有严重威胁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A项。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B项。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体现了个人的政治野心,严重威胁雅典的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并没有严重威胁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
9.B 在古代雅典,只有少数人拥有公民权,排除A项;雅典是民主制而非贵族制政体,C项与史实不符;雅典公民不包括外邦人,外邦人并不能享有雅典民主,排除D项。B项符合史实,故选B项。
10.B 本题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原告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邻居砍伐了他的葡萄树,但由于在法庭辩论中没有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原告最终败诉,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审判程序的特征,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1.C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法律,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罗马法的标志及实质的准确理解和运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体现的原则有无罪推定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法律至上的原则,A、B、D三项分别体现了上述三项原则。C项显然不符合罗马法的原则,故符合题意。
篇4: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精要回顾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②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公元前5世纪
①除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可参加。每个人在大会上都有致词权和表决权。
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③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民主政治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使城邦充满活力。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内容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①《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②公民法:概念: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所有法律的总称。
适用范围: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特点及不足: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不够灵活和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③万民法:背景:罗马共和国过渡到罗马帝国之后,原有的公民法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
范围: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地位:成为罗马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工具。
特点: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世纪末至4世纪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①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②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③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古希腊作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提倡怀疑精神 、反对迷信,研究重点是人本身。
2.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重点研究人本身以及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识的作用,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篇5: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精要回顾
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小编准备了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