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速度知识点精讲复习指南

篇1:高考物理:速度知识点精讲复习指南
时速论即宇宙定律与背景无关,任何定律在宇宙里面都是一样的。以下是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知识点,请大家认真掌握。
1. 速度时间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由图象可以作出下列判断:
(1)读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或具有某一速度在哪一时刻如图71所示,0t时刻速度为v。速度2vv则在2t时刻。
(2)求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如图71,在1t~2t时间内速度变化量12vvv
(3)判断运动方向。若速度为正值(横轴以上)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若速度为负则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如图72所示,20t时间内速度为正,虽然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没变,与规定正方向相同,在21tt时间内速度减小但位移还是增大的。32tt时间内速度为负与2t前运动方向相反,位移减小。
(4)可判断运动性质tv图象是倾斜的,变速运动、倾斜的直线则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见图1207t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1tt则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32tt是负向匀加速运动。
(5)比较速度变化快慢。tv图象若是直线则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图象与t轴角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见图72,10t速度图象与横轴夹角比21tt图象与横轴夹角小,10t时间内速度增加得慢
21tt时间内速度减小得快。
(6)求位移,速度图象与横轴或两轴所围面积就是给定时间内的位移,在横轴以上位移为正,横轴以下位移为负。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相等,不是图象的交点。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2:高考物理:速度知识点精讲复习指南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请考生仔细阅读并记忆。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3:高考物理:速度知识点精讲复习指南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实验原理
1.在本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只需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的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 )
A.用同样的力对小车作用,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2s、3s…进行第1次,第2次,第
3次…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
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C.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
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
2W、3W…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
便可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
2.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知识点二 实验的注意事项
3.实验时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在小车沿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长木板略为倾斜.对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要求 ②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
以下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 ③如果小车在倾斜
的木板上做匀速运动,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 ④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
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