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2025-02-04
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篇1: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周朝至秦汉我国诗歌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

C.汉赋是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D.楚辞与《诗经》都以整齐的四言句式为表现形式

2.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D.杜牧

3.郭沫若曾经为某一历史名人的纪念祠题写了下列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位历史名人是()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关汉卿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5.鸟飞反(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两句诗()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6.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文化繁荣 ②市民阶层壮大,社会识字率提高 ③印刷术不断完善,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④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轻商思想淡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謇朝谇而夕替。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作品的主要文学特色。(6分)

(3)据材料二、三,李白与辛弃疾的作品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18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10分)

答案与解析

1.D 楚辞句式自由灵活,与《诗经》不同。

2.B 杜甫创作的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3.C 提取题干中的继东坡南宋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B 解答本题可从散曲、小说繁荣的原因方面考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是这两种文学体裁发展的重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项。

5.B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结合屈原的遭遇以及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可知,他借诗歌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6.A 本题在解答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多角度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7.(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政权分裂、南宋偏安一隅、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4)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解析:(1)(2)两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3)(4)两问则要注意文学作品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联系。

总结:大家对整理的高二历史月考诗歌与小说同步练测试题还满意吗?希望高中栏目的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小编在这里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成!

篇2: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謇朝谇而夕替。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作品的主要文学特色。(6分)

(3)据材料二、三,李白与辛弃疾的作品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18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10分)

篇3: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篇3:高二历史诗歌与小说练习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带来了苏教版高二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诗歌、小说与戏剧,供参考!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初)

(一)、代表人物及作品(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

(二)文学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⑴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着理想主义的追寻。

⑵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三)影响

(1)积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同情、极富感召力、给人鼓舞。

(2)局限:用人道主义的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

(四)背景:结合材料三、必修一和课本知识思考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合作完成)

1、处于革命与改革的年代(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与改革)

2、人们对启蒙理想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感到失望。

3、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

过渡:紧随浪漫主义之后的是现实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结合课本及必修一、必修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

1、产生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分化、金钱至上

(2)人们不满加剧,促使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审视与批判。

2、代表人物及作品(学生自主学习梳理):

课本重点介绍了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一个是对法国19世纪前期整个社会生活的真实描述,一个是对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战争现实的描述。(克里木战争又叫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土耳其、法国、英等国向俄国宣战,争夺巴尔干的控制权,以俄国失败而告终。之后俄国看到自己沙皇专制的腐败,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3、特点:

引导学生读材料四,感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如何刻画人物特点的?

(1)对于金钱,葛朗台的反应是“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繁殖”。

(2)对于储藏室的钥匙贴身放着,还不时地用手抚摸。

(3)对于他的妻子去世,他逼迫他的女儿放弃继承权,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你欠我的还了我,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4)对于临死之前,神甫为他做法事,他还想抢神甫的镀金十字架,却因为用力过度而一命呜呼。

生回答,师补充,分析:不时地用手抚摸储藏室的钥匙,临死前的法事,还去抓镀金十字架,却因为用力过度而一命呜呼。一个简单的细节动作深刻刻画出现实中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追逐,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金钱至上。简单归纳为:

特点:注重细节描写,真实再现典型人物,剖析社会本质问题。

4、影响:

结合课本“俄国作家高尔基对欧洲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于创作方法进行的概括”的材料和特点,分析讨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积极:作品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局限:未能指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过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能指出正确的出路,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却指出了正确的出路。

什么出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2)(二)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略讲,学生整理)

1、代表人物及作品高尔基《母亲》《海燕》

精神: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母亲在被暗探发现时本来可以逃脱,但为了完成发传单的任务,不但没逃反而在散发传单同时进行有力的演讲。当宪兵殴打她时,她任然在进行革命的演说。这些体现了母亲的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复活了的心,是不会被杀死的!”体现了坚持革命斗争的精神。

时代特征:19世纪中叶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分析:这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跟我们必须一讲的什么事件有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理论指导,所以19世纪中叶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过渡:文学艺术领域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三、现代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以后)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众多,课本重点讲了荒诞派。结合必修一、必修二及课本分析荒诞派产生的背景:

1、背景:(学生合作探究分析)

分析:19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萧条,使人们饱受了,战乱、动荡、饥饿、痛苦。战后人们还无法从社会的危机中走出。二战中国际法西斯势力的到处肆虐(独裁专制、恐怖屠杀),二战中原子弹的应用,使人们战后短期内还无法走出心灵的阴影,造成精神危机和心理变态及悲观情节。而前一段的批判现实并没带来现实的好转,所以精神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派。简单归纳:

(1)、世界大战的创伤,经济大萧条,使人们战后还无法从社会危机中走出。

(2)、国际法西斯的肆虐,原子弹的威胁使人们战后短期内无法摆脱精神的创伤。

2、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问:《等待戈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看课本回答:荒诞派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2、特点:反传统。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但三到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总之,荒诞派展示理性丧失和生活的毫无意义,反映当代人精神世界:虚无、悲观。

(3)小结:19世纪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了改革与革命,资本主义制度也从开始确立到普遍确立到走向成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日益暴露,经济危机越演越烈,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观念弥漫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文学也在发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相伴而生。这也体现了我们历史中的一个规律?文化是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反应

后记:本课难在让学生形成把文学作品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背景的分析,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提高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可以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苏教版高二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诗歌、小说与戏剧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

最新推荐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掌握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特别是针对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文章强调了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步骤进行。同时,也提到了材料出处中的时间、主题思想等信息的重要性。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读、找、思、答四个步骤的具体应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中的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和差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