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

篇1: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
北京高考语文要求同学们在150分钟内(2.5小时内)答完150分的题,所以在答题分配上,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分钟拿1分,建议要给作文留足50分钟的时间,最后要留出2到3分钟来检查全卷。
北京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策略1、默写要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高考语文默写是不太允许丢分的,所以背得越熟越好。高手做名句默写题,只要1~2分钟左右,轻松拿到6分,还可以节省出宝贵的4~5分钟答题时间。
2、务必控制好论述类答题时间
高考语文时间如何分配?论述类前5小题共19分,很耗时,而且让人头脑发晕,很影响心态。20分钟之内做完的学生不多,很多高考考生都要做30分钟以上,所以,20到30分钟区间都属正常。但如果超过35分钟,一定要果断换题做答,以免影响语文试卷全局。
3、留足相对充裕的时间写作文
大多数高考考生在考场大概只有45分钟左右写作文,如果语文作文题目偏难题量稍大,时间可能就是40分钟以下了,这种写作状态,基本上就是“夺命狂奔”,无暇细想,以写足800字为目标,很容易出现偏题。
实际上,语文从组材,到构思,到行文,没有个把小时很难写得像模像样。但无论如何,要确保高考语文作文完篇,否则给阅卷老师的印象,远不是少50字扣一分那么简单。
温馨提示:以上北京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如何分配只是部分内容,如果想要查看全部高考语文试题的高考生,请直接下载蝶变志愿APP查看,蝶变志愿还可以查看能上什么大学。
一、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
太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二、开考后前5分钟
1、发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试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三、开考后前30分钟
1、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2、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3、做选择题要有一次成功的意识,既注意考点设置,又要凭借语感。如有二选一时干扰性极强的情况,也一定要在认真辨析的前提下,定下一个预选答案,这时可在题号前打一个问号,以备做完后有针对性地检查。
4、选择题每做一题,必须在题号前写明答案,切忌在选项上打,这样可能导致填涂失误;也不要选定一个便手忙脚乱在卡上填涂一个,这样会阻碍思维。
5、选择题全部做完后,便集中时间填涂答案,要注意:首先在所选答案的方框内一次性做好记号,如打小点,或者涂黑点,并按题号再一一核对无误,然后一次性按要求规范填涂。
四、开考后30-90分钟
1、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2、因为是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画;(2)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判分为零;(3)要点分明,表述规范。主要是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些题型,一定要据分值设定要点,先观点后阐释。
五、最后1个小时
1、作文时间要确保50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卷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3、网上阅卷,书写以清晰、整洁为原则。字不宜过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数少可用橡皮擦,字数多最好用直尺在上面划一横线,不允许用其它方式夸大暴露问题。
4、留下3到5分钟做全卷的检查,不要轻易改动选择题答案。
篇2: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
新高考语文试题要求学生在150分钟内完成(2.5 小时内)完成 150 分的问题,所以在分配答案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分钟得1分,建议作文预留50分钟,最后留出 2 到 3 分钟来检查整张试卷,看一下有没有落下的选择题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高考语文试题部分题型的答题时间,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试卷各题型答题时间如何分配1、默写一定要达到背诵的地步
高考语文听写不允许丢分,所以越熟悉越好。名句默写,只需约1~2分钟,轻松获得6分,还能节省宝贵的4~5分钟答题时间。
2、一定要控制作文题的答题时间
高考语文时间如何分配?作文类前5题共19分,非常耗时,头晕,会影响精神状态。没有多少学生在 20
分钟内完成,很多高考考生要做30多分钟,所以,20到30分钟是正常的。但如果超过 35 分钟,一定要果断改题,以免影响语文试卷的大局。
3、留出足够的写作时间
大多数高考考生只有4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考场上写作文,如果中文作文题目太难,难度略大,可能不到40分钟,这种写作状态,基本就是“跑死”,没时间想,目标写800字,很容易出错。
实际上,语言成分,想法,写作,没有一个小时很难写得像样。但是不要紧,确保完成高考语文作文,否则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印象,远不是不到50字扣一分那么简单。
篇3: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
高考语文考的是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方面,平时要多积累基本题型的相关知识,达到熟记。在答题技巧方面,考生要掌握基本的答题思路和一些通用的答题语言,考场上可以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高考语文考试各题型答题时间分配一、总体原则
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平均每分钟得1分。要给作文留足50分钟的时间。
二、各个题型时间分配
1.论述类文本阅读,3道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
2.文学类文本阅读,1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共14分,大约需要15分钟。
3.实用类文本阅读,2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大约需要15分钟。
4.文言文阅读,3道选择题,1道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6分钟。
5.古代诗歌阅读,1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共11分,大约需要10分钟。
6.名篇名句默写,6个空,共5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7.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20分钟。
8.作文,共60分,建议最少预留50分钟,这是底线。提醒一下,即使时间不够,最好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有关理解词句的题型:
1、理解词语:
提问方式:某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或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答题模式:直接用原文解说。
或答: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或: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常考词语:与文章核心内容或作者思想情感紧密相关的词、表达情感强烈的词(如: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有比喻和象征义的词(如:
湖北卷“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中,考生就须揭示“晨曦”这个词在本句中的比喻义——人生中的青春年华)、指示代词。
对策小结:
(1)化具体词义为抽象含义(如“关门”,理解成“意味着一个结束”);
(2)0找出比喻的本体或象征的象征对象或象征义;
(4)将指示内容代入原文检验。
(5)看是否是一语双关(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
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褒词贬用(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等;
(5)联系上下文提取要点来答。
2、理解句子: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在文中的含义,谈谈你对它的理解,或为什么说:“……”。
答题模式:这句话表面意思是……,内在含义是……。或这句话意思是……,表达了……。
常考句子:有内涵的句子、有修辞格的句子,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困难的句子。
对策小结:
(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答题时要联系上下语境,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要考虑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来理解;有内涵的句子既答出表面意思,又要答出内在含义。
(2)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尾括句往往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过度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
(4)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揭示句子内涵,从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5)根据修辞特点,找出比喻的本体或象征的本义。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附:引用名句和某句子在开头或结尾有何作用。
答:引用名句使文章有文化内涵,有文采,也增加文章内容,同时能很好地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某句子在开头的作用是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某句子在结尾的作用是呼应前文(标题)、总结全文、点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