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物/化学知识点

篇1:语文/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化学 生物) 篇一
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2.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化学 生物) 篇二
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金就砺则利(徐徐语文坊)(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参考)
5、声非加疾也(疾,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快)
6、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寄居存身,藏身;今义:放在)
8、用心一也(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9、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蟹腿;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3.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化学 生物) 篇三
元素周期表中之最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
单质质量最轻的元素:H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H
最不活泼的元素:He
最轻的金属单质:Li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含H质量分数的气态氢化物:CH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地壳中含量的元素:O,其次是Si
地壳中含量的金属元素:Al,其次是Fe
非金属性的元素:F
金属性的元素: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F2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酸:HClO4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碱:CsOH(不考虑FrOH)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
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
4.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化学 生物) 篇四
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XX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XX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5.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化学 生物) 篇五
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脂的运输。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3.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和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骨架,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7.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篇2:语文/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一
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2.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二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3.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三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4.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四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生: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5.高一必修一知识点(语文) 篇五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8、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9、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0、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11、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6.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数学) 篇六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7.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化学) 篇七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_、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8.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化学) 篇八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9.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生物) 篇九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10.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生物) 篇十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篇3:语文/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地理 化学 生物) 篇一
一: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一样)
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2.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地理 化学 生物) 篇二
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3.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地理 化学 生物) 篇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4.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地理 化学 生物) 篇四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NaOH+CO2====Na2CO3+H2O
2、在标准状况下2.24LCO2通入1mol/L100mLNaOH溶液中:CO2+NaOHNaHCO3
3、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NaOH+SO2==NaHSO3
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HCO3)2
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H3?H2O+CO2==(NH4)2CO3+H2O
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a2CO3+SO2Na2SO3+CO2↑
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
8、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Pb(Ac)2+H2S=PbS↓+2HAc
9、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
10、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2FeCl3+2HI2FeCl2+I2+2HCl
5.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语文 地理 化学 生物) 篇五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篇4:语文/生物/化学知识点
1.高一必修三知识点(语文) 篇一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2.高一必修三知识点(化学) 篇二
素周期表中之
原子半径小的原子:H
单质质量轻的元素:H
宇宙中含量多的元素:H
不活泼的元素:He
轻的金属单质:Li
形成化合物多的元素:C
含H质量分数高的气态氢化物:CH4
空气中含量多的元素:N
地壳中含量高的元素:O,其次是Si
地壳中含量高的金属元素:Al,其次是Fe
非金属性强的元素:F
金属性强的元素: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剧烈的金属单质: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剧烈的非金属单质:F2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的酸:HClO4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的碱:CsOH(不考虑FrOH)
所含元素种类多的族:ⅢB
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
3.高一必修三知识点(化学) 篇三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
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4.高一必修三知识点(生物) 篇四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①突触的结构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树突的膜
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③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5.高一必修三知识点(物理) 篇五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