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生物一轮复习注意

篇1:三大生物一轮复习注意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以下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三大重点,请大家学习。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三册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篇2:三大生物一轮复习注意
考生如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综合练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数呢?为此,记者请教了石家庄一中的庞亮老师,庞老师以生物为例,讲解了提高生物分数三大环节。
保障时间分配
高考理综300分,150分钟时间,平均2分/分钟。而生物共72分,较之物理和化学,生物简单,所以生物用时应该在30分钟左右。5道选择题用时在5分钟左右,非选择题用时25分钟左右。如果时间分配不够,结果是没有做完题,或者匆忙做完但正答率非常低。很多学生对待生物题就是率性而为:严格按照顺序做题,最后只剩下几分钟、十几分钟做生物,缺乏统筹安排,即使平时复习再好也没时间做题,导致简单的生物题也得不到分。
在综合练习阶段,做每套试题都要注意时间分配合理,这样才能把掌握了的知识准确而规范地写到试卷上,才有可能得满分或者得高分。
加强应试心理的锻炼
高考的重要性大家很清楚,必然非常重视考试结果,再加上高考时的客观环境,如3位监考老师,电子巡考监控,无线电屏蔽装置等等,所以每位考生在高考中的心情都是紧张的焦虑的。如何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正常发挥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进行锻炼。
一是平时就要全神贯注地做练习题。逼着自己创造尽可能逼真的高考环境,久而久之,高考时的过度紧张心理会有所缓解。
二是锻炼不管理综试卷难还是简单,心理都要稳定。有的学生遇到物理题或者化学题难了,心理防线就崩溃了,脑子就乱了,本来简单的生物题,做题时要么大脑空白没有思路,要么答题不规范不准确,分数就很低。相反,有的学生遇到理综题简单时,放松了警惕,审题粗心,答题丢三落四,最后得分也不高。所以,在综合练习复习中,加强锻炼,做到题难时,统筹分配时间,做物理题、化学题、生物题时都要及时从上一科的情绪中跳出来,全身心地做现在的题,不回想、不回做,大胆放弃。当题目简单时,更要细心严谨,争取会的题写对,对的题写全,全的题写规范,规范的题写美观,力争满分或高分。简言之,不以题难而慌乱,不以题简而忘形,心态始终平稳,做到正常发挥。
三是利用好最后十五分钟。相当多的学生,在考试中最怕监考老师宣布还有15分钟,请把握时间。听到这句话,心理就格外紧张,尽管分配好时间了,但慌乱中得分就低。其实,大可不必紧张,应该安慰自己,15分钟自己还可以得30分呢!最后15分钟一定要按部就班地做题,不到结束铃响绝不停笔。最忌讳前后乱翻试卷,没做的题轮流看,浪费时间,而应稳定心情做题,争取更多分数。
提高解题能力
知识方面。通过一轮的系统复习和二轮的专题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过关,不同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的章节、模块的知识上应用不熟练或者理解不够准确。自己要在综合练习中诊断出来,及时弥补上,还要针对性地加强模块练习,能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和知识体系。做到备考无盲区,知识无软肋,百战不殆。
审题方面。学生自己归纳丢分原因时经常说粗心,其实主要是审题不到位。考试时间相对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审题效率。第一次读题时就把关键词、重要条件、补充说明等有用信息用笔划下来,以便回读时及时找到。审题时要注意表格、图表、图解等信息,它们更直观形象,信息量更大,根据需要进行图文转换答题。审题要避免思维定势以固有经验答题,而是应该尊重题干条件和信息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遇到新颖材料题时,审题时要做到简化已知条件,找出关键词,知识回归课本,这类题目的重要特征就是高起点低落点。在做大的主观题时,审题特别要注意在主题干的条件下还要注意分题干的限制和要求。
答题环节。选择题的解答要快速准确,这首先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其次还要讲究解题技巧。生物题是单项选择题,可以利用选项间的相互矛盾排除某个选项,或者两个选项实质一样,则它们一定不是正确选项等方法快速解题。有的学生总是遇到能排除两个选项,而剩余两个选项则拿不准的情况,这时一定要选择最不正确或最正确的。非选择题,要求用生物学术语准确规范地叙述。要通过综合练习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每次做完题,都要和标准答案核对,除了检查答题角度是否正确,还要较真语言叙述。长时间的规范训练必然能够使自己的答题精准到位。
通过严格而规范的综合训练,相信大家的生物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3:三大生物一轮复习注意
名词: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篇4:三大生物一轮复习注意
高考生物复习若是基础不过关、专业术语不会用,那么很多题目都会失分,以下是生物复习要抓住三大重点,请考生学习阅读。
-每天读课本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因此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实际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是高考范围,所有的知识点上都有可能出题,而每道试题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再现。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后面的综合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三册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生物科技发展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