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2024-11-22
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1: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1.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一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2.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二

  词类活用

  1、妆、服:莫不靓妆丽服(名作动,戴着……妆饰,穿着……衣服)

  2、栉:栉比如鳞(名作状,像梳齿一样)

  3、丘:檀板丘积(名作状,像山丘一样)

  4、云:樽罍云泻(名作状,像云一样)

  5、状:无得而状(名作动,形容,描述)

  6、下: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7、觞:最可觞(shāng)客(名作动,劝人饮酒)

3.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三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四

  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5.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五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篇2: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1.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一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2.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二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3.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三

  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然

  1.至于*,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其

  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4.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四

  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5.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笔记 篇五

  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所之:所喜爱的事物)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篇3: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1.高一语文必修二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一

  一词多义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

  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鄙

  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

2.高一语文必修二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二

  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3.高一语文必修二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三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4.高一语文必修二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四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5.高一语文必修二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五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XX,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篇4: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1.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一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2.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二

  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4.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3.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三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4.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四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句

  ①为天下笑者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③自若也

  (2)定语后置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

  ②伏尸百万

  (3)介词结构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②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5.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 篇五

  一词多义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知识点笔记复习必修一

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重力势能、牛顿第三定律和功的计算。其中详细阐述了重力势能的定义、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弹性势能的概念,以及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此外,还介绍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包括恒力的功、合外

最新推荐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 怎么调整心态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和调整心态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减压方法,包括适量的运动减压法、做感兴趣的事减压、情感宣泄减压法和环境减压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考生在考前可能出现的一些焦虑和负面情绪表现。考生可以通过树立信心,运用这些减压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良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热门推荐

高考化学实验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强调要扎实掌握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仪器、现象和解释。接着介绍了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和用品、步骤和方法,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导气管的连接、仪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一数学复习中的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包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文章详细解释了各类几何体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和几何特征,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和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知识点。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