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25-01-20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篇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有何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②都采取了神学异端形式;③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④都反对天主教神学;⑤都否认教皇权威,强调《圣经》的地位,主张信仰自由。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

2.不同点:马丁路德改革引发农民战争,使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诸侯取代教皇,确立教随国定原则;加尔文改革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建立民主教会,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③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文化养料,体现了人文主义诉求;④都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得到了贵族和富商阶层的庇护和支持;⑤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发展。

2.不同点:①采取斗争的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把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②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领域和社会上层进行;宗教改革先从德国开始,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③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不同,文艺复兴肯定人的欲望,体现自然的人性,而宗教改革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④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但对教会势力持和解态度;宗教改革中产生的各种新教派都是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⑤产生的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14~16世纪中国与西欧思想文化方面的不同现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1.不同现象:(1)中国在明朝时期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还屡兴文字狱,打击知识分子,使思想文化完全处于封建统治的控制之下。(2)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作用,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反对宗教神学,重视科学试验。

2.原因:明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西欧不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完成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必然要求解放思想,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

3.影响: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封建文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封建制度继续延续了200多年。

【拓展提升】

简析文艺复兴的原因、实质、指导思想及其影响 1.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深刻的经济根源。

(2)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兴起的阶级基础。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冲破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他们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今世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

(3)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兴起的重要条件。意大利本来就是古代罗马文化的发祥地,而在西欧中世纪社会动荡之时,拜占廷、阿拉伯保留了一些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意大利一些城市在与他们的联系中,重新得到了古典文化典籍。

(4)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兴起的直接原因。在封建时代的欧洲,教会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一切以神学为本。当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冲击封建经济基础时,与它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必然要冲击封建的上层建筑。

(5)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6)黑死病在欧洲大流行的影响。

2.性质: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欧洲思想文化界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实际上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

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1)含义:肯定人,注重人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现世的自由和幸福,反对天主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重视科技、追求真理,反对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否定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

(2)性质: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3)评价: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就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意味着它对中世纪过去的批判;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意味着它对近现代未来的指引。但它否认了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4.影响

(1)进步性:①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扩张注入精神活力。②政治上,动摇了罗马教会的权威,对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起推动作用。③思想上,打破宗教神学的桎梏,促进思想解放,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2)局限性:仍局限于宗教内容;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题材大多取自《圣经》,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篇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着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着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高二历史知识复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不是很有意义呢?各位同学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开拓思维,注重积累,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

篇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考历史试题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础复习题

高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D.强调发展个性

2.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这充分反映了

A.封建专制主义B.天主教教权主义C.封建神学世界观D.人文主义

3.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度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这一思想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4.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发祥地的最主要条件是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B.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封建观念

D.四分五裂的意大利的封建统治薄弱

5.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A.天主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益的反映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资产阶级追求个人主义的反映

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对立面是

A.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

B.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

C.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D.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

7.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

A.《神曲》 B.《十日谈》 C.《哈姆雷特》 D.《威尼斯商人》

8.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是指①薄伽丘②但丁③米开朗琪罗④彼特拉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C.米开朗琪罗 D.彼特拉克

10.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

A.长篇小说体裁的世界文学名著

B.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文学剧本

C.短篇小说体裁的现实主义著作

D.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书籍

11.关于达芬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人文主义艺术家

B.其绘画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C.其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欧洲画廊的拱顶之石

D.其思想是智者学派的理论依据

12.右图这幅画从根本上体现了

A.人文主义精神

B.圣母对人类的关怀

C.圣母心灵的美好

D.对封建神学的批判

13.文艺复兴中复兴的原意是再生、复活,但其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

B.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活

C.资产阶级借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D.提倡复古

14.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抗精神

D.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

15.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16.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现 B.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C.反封建神学的斗争 D.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17.下列关于人文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要求

B.反映了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

C.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D.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18.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最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C.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9.右图引发了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农民战争

20.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是

26.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有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④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15、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教派内部的派系斗争 B.世俗封建主与教会之间的争权斗争

C.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8.西欧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没收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D.使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得到一定发展

29.下列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在否定马丁路德的基础上进行的

B.宗教改革的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C.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D.欧洲宗教改革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勇于挑战教皇权威

30.早期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带有宗教色彩,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处于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宗教和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绝对支配地位

C.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

D.马丁路德等人本身就是教徒

31.下列各项中,体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32.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 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二、非选择题

33.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什么?并举例说明这种思潮的特点。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到中世纪(即封建社会)却衰落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材料二: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材料三:这个运动意义重大,这不树立是因为在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出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而且也因为它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现曙光的资本主义时代。诚然,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给长期以来的基督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并且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稿》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特点及作用。

要求:表述应成文,限200字左右。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彼特拉克在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

材料二: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力举行起义,有权力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自由之证券之证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润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思想?(2分)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2分)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3分)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联系?(4分)

(4)材料一、二、三的作者在思想领域各有何重大贡献。(3分)

36.观察《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三幅名作,回答下列问题:

《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1)与中世纪的绘画相比,三幅名作有何特点。

(2)三幅名作风格不同,有的作品如深邃的海洋,有的作品如崇山峻岭,有的作品如秀美的原野。请结合三幅名作各自透溢的信息予以简释。

(3)三幅名作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它们的诞生,离不开美术三杰的勤奋、刻苦和钻研,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请分析三幅名作诞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篇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小编准备了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训练,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 ()

A.宗教改革的发生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C.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资产阶级要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代表人物 ()

①但丁②彼特拉克③达·芬奇④拉菲尔⑤乔托③薄伽丘①马基雅维利③米开朗其罗

A.①②④⑦ 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⑧ D.②④⑥⑦

3.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 ()

A.天文学革命B.物理学革命 C.历史革命 D.生物学革命

4.关于人文主义思潮不正确的描述是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潮

B.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潮

C.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抒发

D.肯定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立

5.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免除封建地租 B.反对天主教会

C.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 D.驱除罗马教皇

6.西欧宗教改革的国家有( )

①英国②德意志③法国④瑞土⑤瑞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丁·路德说:“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

材料2,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困、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旨意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教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保佑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无需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

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回答①材料1中马丁·路德强调了什么?

②上述材料的相同点是什么?

③上述材料的不同点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具有这种不同?

三、问答题

8.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各自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B 3.A 4.D 5.C 6.B

二、材料解析题:7.①世俗权力高于神权

②反对封建教会、具有反封建性质。

③前者只反对超越世俗权力的封建教会,后者反对一切封建剥削。因为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只反对罗马教会。闵采尔代表农民、手工业者的利益、反对整个封建剥削制度。

三、问答题:8.①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想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行动上的体现,并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②文艺复兴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宗教改革进一步冲击了神学对科学和自由思想的禁锢,使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促进作用。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训练,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推荐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涉及英、美、法、德四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了共和制,法国和德国也分别有自己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在各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文章详细阐述了各国的政治制度的特征和确立过程,包

高二英语必修五知识总结

热门推荐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法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法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法强调重视数学课堂、多与老师交流和消除恐惧心理;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则需善于总结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些方法对高考生的数学学习很有帮助。

猜你喜欢

高一英语语法知识点

高一英语语法的知识点,包括陈述句、祈使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的基本用法和结构,详细介绍了各类句子的构成形式和用法,包括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文章内容丰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