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篇1: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税收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2)目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3)手段:凭借政治权力
(4)依据:税法
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国家通过税收位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3、我国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为五大类:
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资源税(矿产税、土地资源税)财产税(契税)
行为税(印花税、屠宰税)
4、增值税:(1)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一般计算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3)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5、个人所得税:(1)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跟,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3)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4)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1)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是由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人就是纳税人。)
(2)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企业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税款加在商品售价中,转嫁给消费者。)
(3)在我国,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7、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的性质)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8、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的行为。
9、如何应对违反税法的行为?
(1)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2)公民也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以上是高一政治知识点征税和纳税,谢谢查阅。
篇2: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高一政治学习: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第九课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
(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1)原因: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必要性: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要求:①国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经济活动者:对生产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对消费者的要求,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③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④公民:规范行为规则。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一政治学习: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篇3: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税收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2)目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3)手段:凭借政治权力
(4)依据:税法
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国家通过税收位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3、我国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为五大类:
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资源税(矿产税、土地资源税)财产税(契税)
行为税(印花税、屠宰税)
4、增值税:(1)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一般计算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3)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篇4: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主体:国家税收的特点:无偿取得
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税收的内容:货币和实物
税收的手段:凭借政治权利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依据:税法
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
3)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五场戏有觉醒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影响最大的是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包括:○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2工资薪金所得○3稿酬所得○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5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6偶然所得○7财产转让所得○8劳务报酬所得○9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0财产租赁所得○1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实惠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
1)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有之于民。
3)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国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的方法会的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交纳税款的行为
篇5: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1、什么叫财政?财政收入都包括什么?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组成部分: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B、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多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篇6:高一政治征税与纳税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税收的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税收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2)目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3)手段:凭借政治权力
(4)依据:税法
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国家通过税收位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