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该做哪些事:放松之中不忘充电

“高考结束后,暑假仍然要学习”。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往年很多考生在高考结束后,暑期都没有放松学习,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充实自己。
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刘征告诉笔者,去年暑假,他在上英语六级培训班,每天学6个小时。“北大一入学就有英语分班考试,按照考试成绩的等级接受不同等级的英语教育,我希望能进高等级的英语班,进校后就不用一级一级地学习了。”
一位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就开始了英语强化训练:“我一个表哥在大学里就是因为英语四级没过,找工作四处碰壁,所以我觉得英语太重要了。”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学生蒋俊辰在高考结束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班,同时阅读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书籍。他觉得提前接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自己进入大学后更好地适应专业的学习。
据了解,北京名目繁多的各种暑期培训班总是人满为患,其中以英语、计算机培训居多。参加培训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即将读大学的高中毕业生。
高校老师:暑假还是该放松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田玲说,高考结束后的这个暑假里,考生最好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放松心情。比如外出旅游,就是很好的一种放松方式。她说,由于高考期间的压力很大,一些考生压抑了很久没有释放,只有通过彻底放松的方式,才能产生重新投入学习的激情。
另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也是一种不错的安排。
她说:“考生应该让自己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放松地去生活。就算是参加一些培训,也不应是太紧张的,只把这些培训当做一种生活经历,就够了。”她还表示,一些人主张的“未雨绸缪”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们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很可能会造成厌烦学习的恶果。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媒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亦菲博士建议,考上大学的考生应该利用暑假时间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所报考的高校的信息,比如询问高年级学生,听听他们的建议,可以及早地熟悉大学生活。
他还认为,考生可以找几个兴趣爱好相同、高考命运也相同的朋友,同他们一起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旅游、运动等等,这样,大家可以一起交流感受,交换意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高考中转移出来。
心理专家: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刘丹博士说,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首先,应该对未来环境有充分的准备,在大学里,学生从相对依赖到相对独立。不少学生远离家庭,没有熟悉的资源可以利用,不像在中学小学,一遇到什么问题就可以回家。
所以,对许多即将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有些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过于美好,到了大学发现不是自己所想的样子,状态就变得比较差。也有些同学对困难估计过大,过度恐慌,心理很焦虑、害怕,这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假期里,家长应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自主能力。比如,让即将离开家的准大学生们自己整理行李,这是锻炼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始。准备好了,家长再检查一下还缺些什么再补充,这样要比事事都为他们打点好强多了。大学是从相对依赖到相对独立的过渡时期,若过渡不好,会出现很多让人痛心的事情。
另外,即使是出去旅游,也有不同的玩法。有些家长会带孩子进行野外拓展训练,培养他们的吃苦以及自我谋生的能力,这是十分可取的。还有的家长让孩子自己规划旅游路线,自己决定旅游必备物品等,这样也会让孩子的自主能力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