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

A.发展阶段 B.加速阶段 C.成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1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某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
B.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C.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D.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之和持续上升
12.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A.皇帝制的建立 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 D.宗法制的瓦解
13.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B.宋朝统一全国
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
14.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A.知行合一 B.天人感应 C.先气后理的思想 D.存天理,灭人欲
15.19世纪中后期有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读诸经、习洋语洋操、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下列表述能体现该校课程设置思想的是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求其体而遗其用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16.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17.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18.《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
神下列选项能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19.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A.计划经济的盛行 B.改革开放的起步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20.《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
B.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D.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
21.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该材料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平衡议会和国王的权力
C.说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D.说明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22.某班举行一场了历史辩论会,以下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推断辩论会主题是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涅日夫改革
23.目前,高考阅卷采用网上的形式进行。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
A.印刷术的发明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科技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page非选择题[/page]
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代到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6分)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6分)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