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新中国成立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新中国成立

2025-07-27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这一历史时刻不仅标志着一个新国家的诞生,更象征着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辉煌成果。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 (一)军事基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胜利,它不仅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彻底崩溃,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基本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 (二)政治基础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建屏县西柏坡召开。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了迎接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各项政策。

会议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决策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 (三)理论基础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经验,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他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这篇文章的发表,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宪法的制定奠定了思想基础。

# (四)组织基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盛会,它决定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等一系列重大事项。

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好了充分准备。

# (五)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新中国的筹建工作,表现出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支持。

二、新中国成立的影响

# (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苦难和屈辱,终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一伟大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和战略策略,成功地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一胜利,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 (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于世界舞台,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世界的垄断,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为世界多极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四)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五)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不仅是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彻底否定,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主权独立的恢复和巩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逐步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体系,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支持。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 (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人民真正掌握了国家的命运,开始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这一伟大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二)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开启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光辉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最新推荐

高考作文让人惊艳的作文开头

让人惊艳的作文开头案例。列举的开头实例包括表达家国情怀的自勉联,坚持科研的院士精神,青春呐喊的美丽景色描述,面对人生阶段变化的鼓励,感恩树的存在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等。文章还强调了文学深度和个人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高一化学下册归纳笔记

热门推荐

高一英语期末知识点

高一英语期末知识点,包括表示预见、猜测、相信的常见说法,请求对方帮助或请求对方许可的客气说法,以及肯定或不肯定的表达方式。文章详细列举了不同情境下的英语表达,对于学习和掌握英语期末知识点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高一英语知识点复习

高一英语知识点复习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形容词的特殊用法和情感形容词的用法。文中列举了多个实例,涉及不同情境下的词汇运用。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