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高考新课标一卷政治试题解析

随着2023年高考新课标一卷文综考试的圆满结束,新东方在线高考政治马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详尽的政治试题解析。希望通过这次解析,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题的结构和考察重点,为未来的备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选择题部分分析
今年的选择题部分在分值设置和题目分布上与传统全国卷保持一致,整体难度适中,内容涵盖了经济、哲学、政治和文化四个主要领域。其中,经济生活和哲学是考察的重点,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比例;而文化生活的分值相对较低,可以适当放松备考力度。
1.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依然是本次考试的重中之重,共设置了4个选择题,总分值达到30分。这不仅体现了其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知识普及的重视。经济生活部分的题目主要集中在消费、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方面,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能力。
2. 哲学:
哲学部分紧随其后,共有4个选择题,总分值为28分。哲学问题往往涉及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这对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目可能涵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多个方面,考生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灵活的应用能力。
3. 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部分虽然选择题数量减少至3个,但仍然有一道单独的大题,总分值为24分。这部分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考生应关注时事热点,增强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
4.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部分的分值最低,仅有少量选择题,因此考生可以适当放松备考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这一部分,毕竟文化知识对于提升综合素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考生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复习,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大题部分分析
大题部分的风格较为一致,每道大题都包含一定的开放性问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今年的大题部分共设10题,每题4分,总分为18分。这类题目通常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阐述,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 经济类大题:
经济类大题仍然是重点考察对象,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可能会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市场调节机制等话题,要求考生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哲学类大题:
哲学类大题则更注重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考生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哲学原理,或者对某一哲学命题进行批判性思考。这类题目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知识积累,还考验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3. 政治类大题:
政治类大题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要求考生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现象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可能会涉及到法治建设、社会治理等话题,考生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真题解析
接下来,我们将对一道具体的真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真题】
12. 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马军老师解析】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经济生活中的“互补品”概念,即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共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根据题目描述,我们需要判断哪些选项符合互补品的战略。
1. 选项①:
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汉堡包和饮料是典型的互补品,消费者通常会同时购买这两种商品。这种搭配销售的方式可以增加销售额,提高顾客满意度,因此符合互补品战略的要求。
2. 选项②:
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里涉及的是替代品而非互补品,因为汽油和天然气是互为替代的能源,而不是相互补充的商品。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互补品战略的定义。
3. 选项③:
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打印机和墨盒是典型的互补品,消费者购买打印机后,必然会定期购买墨盒。通过降低打印机价格吸引顾客,再通过提高墨盒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一种常见的互补品战略。
4. 选项④:
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这里同样涉及的是替代品而非互补品,因为玉米和小麦是互为替代的原材料,而不是相互补充的商品。因此,这个选项也不符合互补品战略的定义。
正确答案是B(①③)。这两个选项都符合互补品战略的定义,能够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备考建议
通过对本次高考试题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1. 夯实基础知识:
考生应加强对经济、哲学、政治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理解。尤其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需要反复练习,做到融会贯通。
2. 关注时事热点:
政治类题目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考生应多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答题素材,还能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3. 培养综合能力:
大题部分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考生应多进行模拟训练,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同时,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4. 合理分配时间: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根据各科目的分值比例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精力。对于重点科目如经济和哲学,应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而对于文化生活等次要科目,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松。
高考政治试题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知识水平,还对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努力,全面提升自己,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