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2025-01-15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篇1: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导语:月考临近,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复习,高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以下是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知识点。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 max)-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13h 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 max)-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 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 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8.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 陆地﹥海洋,冬季 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9.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篇2: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导语:月考临近,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复习,高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以下是第一单元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篇3: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导语:月考临近,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复习,高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以下是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知识点。

  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资源: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常用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措施:加强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篇4: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导语:月考临近,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复习,高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以下是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知识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界面(全球均深17km,陆壳均深33km,洋壳均深6-7km))、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 2900km深处)、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板块及其划分: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板块。

  3.板块边界与地貌:

  ①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海岭(大洋中脊、海底山脉、冰岛)。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西太平洋)、海岸山脉(如落基山、安第斯山)、地裂缝(雅鲁藏布江谷地)。

篇5: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核心知识要点概览

  导语:月考临近,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复习,高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以下是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知识点。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学习要点:洋流的形成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洋流的成因包括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海水密度不均以及补偿作用等。洋流在地理上具有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调节全球热量分布以及形成大渔场等重要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以及秘鲁渔场的上升流等。

最新推荐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 怎么调整心态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和调整心态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减压方法,包括适量的运动减压法、做感兴趣的事减压、情感宣泄减压法和环境减压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考生在考前可能出现的一些焦虑和负面情绪表现。考生可以通过树立信心,运用这些减压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良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热门推荐

高考化学实验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强调要扎实掌握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仪器、现象和解释。接着介绍了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和用品、步骤和方法,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导气管的连接、仪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一数学复习中的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包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文章详细解释了各类几何体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和几何特征,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和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知识点。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