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2024-11-23
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1: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请参考!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最好采用“序号化”,如:①②。

(二)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

“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三、答题失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1)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弄清楚题干与选项以及选项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轻率放弃。

(2)初步选择后,要用排除法和题干还原法做检验,做最后准确的判定。

(3)凭直觉选择后,要用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的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检验和判定,以保证选择的准确。

(二)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慌乱中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别是图表题,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丢分非常普遍。只要在阅读中把材料彻底读通读懂读明白,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才会有保证。

(三)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四)答非所问或者遗漏知识点。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有几个设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楚。不要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要知道,判卷给分是各个设问分别给分的。

(五)观点的错误,立场的错误,使答题出现较大的偏差。常出现的错误是:不实事求是,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意识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

(六)答题针对性差,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因此,在答题中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

(七)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切忌答题只摆史实不讲道理,更忌空讲理论而没有史实做依据。

(八)论述杂乱无章,前后无序。克服的办法是要按顺序答题。在回答每一设问的过程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关系顺序答题,要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例清楚,语句通畅连贯。

(九)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书写工整。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你可以取得好成绩!

篇2: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非选择题在高考卷中多表现为材料题(包括文字类和图表类),平时练习所见的问答题在去年高考中也有出现。解答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关键在于把握读、找、答三个步骤。

1、读――解答的前提

读即阅读材料,具体应掌握以下原则:

(1)先读设问,再结合设问阅读材料。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不但思路清晰明确,而且便于从材料中找寻有效信息。

(2)重视两头。

材料的首尾两头多为段落的中心语句,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等重要信息。

(3)看出处。

材料的出处常被同学们忽视,但是这些文字往往会给我们提供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利于我们利用熟悉的课本知识去解读陌生的材料。

(4)划层次。

2、找――解答的关键

找即找有效信息、找答案。

(1)根据标点符号判断段落结构,确定信息源。 、和表示多个同类信息的并列。。表示一个完整信息的叙述完毕。在材料中多表示与解题无关文字的省略,也就是说的前后有可能会隐藏着有效信息。根据材料所包含的不同信息,用斜线划出相应的层次。

(2)根据设问要求找信息,确定答案来源。

在设问中,常有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类似文字。解题时,须对这些限定词语予以关注。

①根据材料:这种设问多表示答案主要通过材料来解答,甚至有可能就出现在材料中。

②结合所学知识:这种设问大多表明材料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的答案还得求助课本知识。

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种设问表示仅仅依靠材料还不能提供完整的答案,需要通过课本知识来补充完整。

3、答――解答的体现

答即答题,这一点往往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

(1)一题多问时,应对所答内容进行区分,先写出题目的中心语再进行答题。

(2)注意设问分值。学会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寡。

(3)规范作答

答题格式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语言规范,语言学科化、简洁准确化。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3: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是高考政治中比较容易得分的科目,以下是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1、题枝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

(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

2、题枝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

(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

3、因果相悖者不选

(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

4、题枝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

(抓住题干的本质)

5、题枝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

(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

6、题枝和题干矛盾者不选

(筛选正确的题肢)

7、题枝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

(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

8、正误相混者,即题枝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

(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

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

(认真审题)

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枝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4: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czdTopTuijianInfo["time"]+': 

'+czdTopTuijianInfo["title"]+'

.nav_tougao{float: right;display: inline-block;width: 230px;position: relative;top:30px;font-family:"SimHei",黑体;left: 20px;} .nav_tougao ul li{float:left;width: 104px;border: 1px solid #b42521;border-radius: 7px;height: 36px;line-height: 36px;} .nav_tougao ul li:last-child{float: right;} .nav_tougao ul li a{color: #b42521;font-size: 15px;float:left;width: 100%;text-align: center;text-decoration: none;letter-spacing: 1.5px;}

原创教案、课件每篇1元-20元 投稿赚钱 免费注册

资    源

资    源 文    章

首页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生物答案 生物教学 学习园地 生物视频 生物图库 生物博览

初一 初二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苏科版 河北少儿版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 生物备课 生物课改 计划总结

生物知识大全 生物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 生物实验常识 重点难点 生物科技动态 生物资讯 生物史话 生物试题 暑假作业 寒假作业 同步练习

课本插图 教学挂图 课外图库 动植物图库

初中视频 初一视频 初二视频 高中视频 高一视频 高二视频 人教版视频

盘点高考一轮复习生物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学习园地

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做好。认真阅读时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

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

①专有名词写错,书写不规范、用词不准确

②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③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不在规定区域答题

④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试心理不佳

从高考的网上评卷得到的启示:

网上阅卷:学生答卷经扫描变成图像,进入计算机数据库,评卷人从封闭的局域网上调阅试卷。

启示之一:按试卷要求规范答题

①涂选择题要用正规的2B铅笔,答非选择题时,要用规定的水芯笔(0.5mm),墨要浓点,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晰,字距要适当,不可太挤、太满。否则扫描图像可能不清晰。

②不能超框答题!答题框外的部分不会被扫进计算机,是无效答题。

启示之二:用专业术语答题、坚决不留空白

①强调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②尽量熟悉理综试卷的特点:生物题容易得分,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保证生物题有时间做。

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启示:

(1)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或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

①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②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查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③当心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回答为什么)

①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答题时才能答准。

②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③答案宜简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④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⑤若课本中没有,自己要精心组织语言,但要注意话要说完整,不要词不达意甚至答非所问。

⑥写好后要读一遍,注意科学性。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5: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第I、II卷中都设置了一些可通过速解、巧解能完满作答的题目。在这方面,I卷中的数据运算题目更为突出。题目中虽然给出了有关的数据,但并不需对这些数据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而是题干对它们的巧解来考查考生的思维的敏捷性。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 、4 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 C、2.2mol D、2.4mol

思维: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 = 286 * 1.06g / 106 = 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 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B、甲烷和丙炔 C、甲烷和乙炔 D、无法判断

思维:用平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为C1.4H3.2,必然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迅速解题,选项C.

篇6: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czdTopTuijianInfo["time"]+': 

'+czdTopTuijianInfo["title"]+'

.nav_tougao{float: right;display: inline-block;width: 230px;position: relative;top:30px;font-family:"SimHei",黑体;left: 20px;} .nav_tougao ul li{float:left;width: 104px;border: 1px solid #b42521;border-radius: 7px;height: 36px;line-height: 36px;} .nav_tougao ul li:last-child{float: right;} .nav_tougao ul li a{color: #b42521;font-size: 15px;float:left;width: 100%;text-align: center;text-decoration: none;letter-spacing: 1.5px;}

原创教案、课件每篇1元-20元 投稿赚钱 免费注册

资    源

资    源 文    章

首页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生物答案 生物教学 学习园地 生物视频 生物图库 生物博览

初一 初二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苏科版 河北少儿版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 生物备课 生物课改 计划总结

生物知识大全 生物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 生物实验常识 重点难点 生物科技动态 生物资讯 生物史话 生物试题 暑假作业 寒假作业 同步练习

课本插图 教学挂图 课外图库 动植物图库

初中视频 初一视频 初二视频 高中视频 高一视频 高二视频 人教版视频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学习园地

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①读题,标出关键词

②读完各选项

③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

④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

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篇7: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供参考!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第I、II卷中都设置了一些可通过速解、巧解能完满作答的题目。在这方面,I卷中的数据运算题目更为突出。题目中虽然给出了有关的数据,但并不需对这些数据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而是题干对它们的巧解来考查考生的思维的敏捷性。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 、4 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 C、2.2mol D、2.4mol

思维: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 = 286 * 1.06g / 106 = 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 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B、甲烷和丙炔 C、甲烷和乙炔 D、无法判断

思维:用平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为C1.4H3.2,必然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迅速解题,选项C.

例题6、甲、乙两种气态化合物都只含X、Y两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A、XY B、X2Y C、X2Y3 D、X2Y5

思路:本题估算即可得出,没有必要精确计算。乙中 X 元素的百分含量比在甲中的小,所以X和Y原子的个数比小于1:2(甲的分子式是 XY2),选D.

例题7、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的混合物1体积,完全燃烧可得3.8体积的CO2和3.6体积的水蒸气(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这两种烃是 ()

A、C2H4、C4H6 B、C2H2 、C4H8 C、C3H4 、C4H8 D、C3H4 、C3H6

思路:验证排除比计算方便:首先元素守恒得出平均式为C3.8H7.2 排除AD,B中碳为 2 4 平均3.8 得知两烃物质的量之比为1:9 则氢原子平均值为(2+8*9)/10=7.4 不合题目,C为正确答案

例题8、C8H18在一定条件下受热裂化可生成CH4,C2H4,C2H6,C3H6,C4H8五者的混合气体,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38 B、57 C、114 D、无定值

思维:极限分析法,假定C8H18→C4H10+C4H8 C4H10→C2H6+C2H4(或C4H10→CH4+C3H6)达到要求出现的物质就停止裂化,此时,M=114/3=38g/mol,假定C8H18→C4H10+C4H8,C4H10→C2H6+C2H4(或C4H10→CH4+C3H6)

C4H8→2C2H4,此时M=114/4=28.5g/mol,那么答案只能在中间,选B.

例题9、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后在空气中静置到红褐色沉淀不在增加,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残留物跟原来的合金质量相等,则此时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22.2% B、30% C、75.5% D、80.6%

思维:原来是Al-Fe合金,灼烧后变成了Fe2O3.两者质量相同,说明原合金中Al的质量等于Fe2O3中O的质量,所以Al的质量分数就是Fe2O3中O的质量分数,即30%。

选择题计算题部分,因为是选择题,我们大多可以不必要精确,只要考虑大体方向,注意取值,即可。在解题过程中,重要的是分析准确,而不是计算正确,这是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全部解题思维。

篇8: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czdTopTuijianInfo["time"]+': 

'+czdTopTuijianInfo["title"]+'

.nav_tougao{float: right;display: inline-block;width: 230px;position: relative;top:30px;font-family:"SimHei",黑体;left: 20px;} .nav_tougao ul li{float:left;width: 104px;border: 1px solid #b42521;border-radius: 7px;height: 36px;line-height: 36px;} .nav_tougao ul li:last-child{float: right;} .nav_tougao ul li a{color: #b42521;font-size: 15px;float:left;width: 100%;text-align: center;text-decoration: none;letter-spacing: 1.5px;}

原创教案、课件每篇1元-20元 投稿赚钱 免费注册

资    源

资    源 文    章

首页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生物答案 生物教学 学习园地 生物视频 生物图库 生物博览

初一 初二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苏科版 河北少儿版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 生物备课 生物课改 计划总结

生物知识大全 生物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 生物实验常识 重点难点 生物科技动态 生物资讯 生物史话 生物试题 暑假作业 寒假作业 同步练习

课本插图 教学挂图 课外图库 动植物图库

初中视频 初一视频 初二视频 高中视频 高一视频 高二视频 人教版视频

高考理综生物一轮复习:选择题答题技巧

学习园地

摘要:在高三的同学们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重要阶段,精品的高三频道为大家准备了高考理综生物一轮复习:选择题答题技巧希望帮助同学们复习高三英语重要的必考知识点,欢迎大家积极参考!

1. 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天津卷理综卷第4题)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 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 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 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 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解析:读第一遍,明白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①代表胚,②代表胚乳,③代表珠被,④代表种子的形成和萌发。如果我们不读第二遍,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一般不太明白题意。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是对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的表述。B选项,没有胚柄,而应该是子叶;C选项,胚乳只出现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D选项,④过程的初期主要是种子的萌发,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吸收利用矿质元素;A选项,①存在于受精作用中,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组合而来,③的基因型直接来自于亲本,可能不同。答案:A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 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四川理综卷第3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可能会使杂草等其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导致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选项,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并未丰富其物种,营养结构、群落结构等并没有变复杂。属于知识性错误,当然,也涉及表述性错误。答案:B

技巧诠释:在近几年的

高考生物试题中,这类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试题将近了选择题的一般以上。其实,对这类试题来说,只要我们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答案选项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3. 启用对比

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有的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采取用已知的知识对比、排除后,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正确或是错误。

例3、(天津理综卷卷第6题)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2+、NO-3和H2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从题干描述来看,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说明植株缺乏Ca,而不缺乏N元素。所以,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情况应该为:Ca2+的吸收逐渐增加后达到平衡(载体有限),去掉D选项;NO-3的吸收基本不变,去掉B选项;H2O的吸收由于收浓度的影响,吸收情况应该是先减少后增加,在趋于平衡,去掉A选项。答案:C

技巧诠释: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即,如果三个已知选项都是错误的,那那个未知的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已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另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的。

4. 注意一些生物学科特有的潜规则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都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当然,生物学科也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例4、用放置太久的洗碗水做水质污染实验时,不能使0.01%亚甲基蓝溶液褪色,其合理解释是

A.溶解氧太低,好氧细菌已死亡 B.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太低

C.好氧细菌大量繁殖 D.溶解氧太多

解析:0.01%亚甲基蓝溶液是活体染色剂,不影响生物(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好氧性细菌可以在洗碗水中大量繁殖,将蓝色的亚甲基蓝阳离子吸收到细菌细胞内,从而使0.01%亚甲基蓝溶液的蓝色褪去。故人们常利用亚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根据蓝色的褪色程度来鉴定水质的污染(检测好氧性细菌的相对数量)程度。当洗碗水放置时间过长时,水中溶解氧太低,好氧性细菌死亡,就不能进行有效地鉴定。同学们应该掌握指示剂变色的原理,注意水污染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水体自身净化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实验知识都要求与课本的正面知识(原理、操作、现象、结果、结论等)一致。答案:A

技巧诠释:在解答一些特殊选择题的时,我们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特有的或者某些知识点特有的潜规则。只有在考虑了这些潜规则和知识陷阱的前提下选择出来的答案才能不被某些选项的迷惑。当然,有些同学或许会问:那有那些潜规则呢?,这个需要同学们慢慢去收集和整理。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以上就是高考理综生物一轮复习:选择题答题技巧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篇9: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以下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考地理科目无论是考纲还是试题结构,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试卷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义务教育部分和高中必修的3个模块,选考内容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考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即可。进入二轮复习后,考生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在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地理综合技能。

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进入4月后,许多学校基本上都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了。在接下来的第二轮、第三轮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形成地理思维、知识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并最终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技能和素养。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还是要保持一定题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梁振锋认为,通过做题,考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还可以熟悉高考命题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能盲目,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比较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训练,并且结合课本对这些典型题目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高考试题中所考的知识点,全都来源于课本和教材,考生一定要对课本这个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给予足够的重视。

提高和培养地理技能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梁振锋认为,考生起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技能:

第一,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

篇10: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czdTopTuijianInfo["time"]+': 

'+czdTopTuijianInfo["title"]+'

.nav_tougao{float: right;display: inline-block;width: 230px;position: relative;top:30px;font-family:"SimHei",黑体;left: 20px;} .nav_tougao ul li{float:left;width: 104px;border: 1px solid #b42521;border-radius: 7px;height: 36px;line-height: 36px;} .nav_tougao ul li:last-child{float: right;} .nav_tougao ul li a{color: #b42521;font-size: 15px;float:left;width: 100%;text-align: center;text-decoration: none;letter-spacing: 1.5px;}

原创教案、课件每篇1元-20元 投稿赚钱 免费注册

资    源

资    源 文    章

首页 生物教案 生物课件 生物试题 生物答案 生物教学 学习园地 生物视频 生物图库 生物博览

初一 初二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苏科版 河北少儿版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 生物备课 生物课改 计划总结

生物知识大全 生物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 生物实验常识 重点难点 生物科技动态 生物资讯 生物史话 生物试题 暑假作业 寒假作业 同步练习

课本插图 教学挂图 课外图库 动植物图库

初中视频 初一视频 初二视频 高中视频 高一视频 高二视频 人教版视频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答题技巧:选择题

学习园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答题技巧:选择题,请考生了解学习。

选择题是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构成的,题干多数采用文字表述,备选项也多以文字、数字的形式进行表达。近年来,新的高考模式大大加强了对能力方面的考查。因此,在选择题的题干和备选项的表述方式上,也就出现了不少新的形式,如图表式、图形式和曲线式等。

在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选择题都属于单项选择,按4选1作答。题干往往是一句问话或者一个不完全的陈述句(或者其它图式),有4个备选项。备选项可以是4个单一的,也可以是给定条件下的4个组合,组合方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选择判断型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在“再认”水平上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又考查考生在智力品质方面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求解选择题的过程中,首先是建立在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词;推敲4个备选项的含义及其与题干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准确无误地答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排除法(即逐项甄别、淘汰、筛选)和直选法(即立足对试题所考查内容的熟练程度,一目了然)等。此外,依靠直觉意识求解得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解题技巧。因为直觉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猜测和洞察力等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功能,也是灵感思维所需要的。相信直觉,可以明显地减少解题过程中因犹豫不决、琢磨不定而出现的丢分。

在多年的高考复习教学中,笔者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测试过程和结果分析表明,对中等水平的考生来说,在具备一定基本功的基础上,靠直觉意识得分显得十分重要。

篇11: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是物理考卷上最难的部分了,以下是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解题技巧例析:选择题,希望考生可以认真学习。

1.直接判断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题型中,只要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可直接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例1.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有摩擦力存在时,机械能一定减少

B.作变速运动的物体,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不是重力,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在水平面上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选项A中,不明确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故机械能不一定减少,故选项A错误;选项B中,已指出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不是重力,但未指明是弹力或是其它性质的力,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中,只有重力做功,则机械能一定守恒,故答案C正确;选项D中,由于不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故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2.求解判断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由物理规律列出方程,并且直接求解得出数值结果的题型中,解答此类题型需要考生要有较强的物理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题技巧。

3.单位检验法

这种方法是从题中所给结果的单位是否合理就可找出正确答案,从而大大缩短了解题时间。

4.图象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图象找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或通过物理量的关系找出正确的图象,此方法对一些定性讨论的题型非常有效。

5.估算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天体运动及微观量的估算中,对物理量的数量级进行大致估算,以达到快速准确求解的目的。

6.筛选排除法

这种方法是经过分析和计算,将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采用举反例的方法加以排除,如果选项有互相矛盾的两种叙述,则可能全错,或者至多有一个选项正确。

例6.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查金属内部的砂眼或裂纹,这主要是利用哪种射线的哪种特性?( )

A.α粒子、贯穿 B.β射线、电离 C.γ射线、贯穿 D.α射线、电离

解析:检查金属内部结构是利用射线的贯穿性,故排除选项B、D;而α粒子穿透能力很小,也排除选项A;故选项C正确。

7.特殊取值法

这种方法是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经过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8.假设法

这种方法是对于待求解的问题,在与原题所给条件不相违背的前提下,人为的假设加上或减去某些条件,以使原题方便求解。

9.放缩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原来的数值有目的地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它是一种很常用的物理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恰当地使用不等式以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10.等效代换法

这种方法是对于难度较大的物理模型和不好确定的物理条件可等效处理,代换成典型模型后应用相应的规律解答。

篇12: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组合型选择题选项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项目组成,是多项选择题变成单项选择题的一种主要形式,往往比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要复杂一些。地理组合型选择题答题技巧主要采用排除法等。从选项入手,找准一个或多个正确或错误选项,排除1~3项。各项都有的不用判断;在三项中出现的多为正确叙述,也可先不判断其正误;注意一下长短项。

例18 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叙述是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B

技巧点拨】 采取排除法,排除③。

篇13:高考一轮复习:掌握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答题技巧:材料类选择题,供参考!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以历史试题为例,首先,选择题的考查是以基础主干知识为主,是大多数考生必须也应该全力拿下的。尽管说现在的高考(课程)是能力立意,可是在选择题模块大部分还仍是基础知识甚至还有所谓的“送分题”。况且能力也是建立在基础之上,而选择题这样“小题目”的能力考查也与“大题目”能力考查不同。毕竟小题目具有答案范围小(限定在四个选项中)、知识难度小(题目容量有限)等特点,实在不会,还可以猜答案。由此看来,小题目重要,却不难做,相信大多数考生都喜欢做选择题。可是在高考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解答选择题拿高分呢?这就要我们不仅做,还要做好。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以材料类选择题抛砖引玉,简单浅谈如何去解答历史选择题,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材料类选择题是材料解析题的变形,在材料解析题基础上孕育而生。近年来,它在选择题中的比重就有增无减。因其能将其他如比较型、组合型、逆向型、因果型等各种类型选择题融为一体使试题类型变幻多样,而且能提高考查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故而一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材料”来源广泛,同时形式多样,分为文字材料(诗词歌赋、名人名言或文言典籍等)和图表材料(如地图、漫画、照片或统计图表等),前者往往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后者往往考查学生对课本图表的熟知或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可以说这样实现了历史与语文和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综合跨越。

然而“材料”并不一定对解题有用处,有的只是命题人为了让试卷图文并茂或者是为了专门干扰考生而设的障碍信息。所以在高考考场中解答选择题务必静下心来认真审题,“精”心尽力方能无怨无悔。考生只能关心自己解题需要的信息,对其他毫无意义的干扰要视而不见,否则会误入歧途、浪费时间。要知道,高考中的时间是很昂贵的。按照材料的重要性,我把这类选择题再细分为三小类:

一、材料是解题关键,需要读懂

1.题干选项均材料。当题干和选项都是材料的时候,很显然,材料不读无法做题,材料不读懂无法做对题。然而,整个题目都是材料的时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因为看不懂很烦躁而很长时间不能进入正题。所以当遇到这类情况,我们要镇定自如,要坚信麻烦不代表难,难也不是针对我一个,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这样自我宽心可以让我们耐心读题,从而理清题目,快速准确解答。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例题】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修善政”的具体措施是

A.“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 B.兴修水利,开河凿渠

C.“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 D.“尊王攘夷”,扩充势力

【分析】“修善政”是一个谓宾短语,它的主语是“(齐)桓公”。它是因,“会盟,称伯”是果,很显然这里的“会盟”是葵丘会盟。这些有效信息的获取需要平时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我们平时学习和复习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何人何时做何事,为何做此事,此事后果影响又如何”;要经常在心里默念或在纸上默写,把历史事件线索搞清楚,无论试题考查的有多细我们都能应付自如。只有具备这些“平时功”,考试时才不会怯场,才能迅速准确将材料与所学知识联系结合。这些都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解决的。考试的第一窍门就是夯实基础。

2.仅是题干有材料。一般来说,“题眼”来自题干。如果题干主体就是材料,那么不言而喻,“题眼”就在材料中,所以读懂题干材料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非常必要。显性信息自然一读便可得,至于隐性信息,顾名思义则需要我们的“火眼金睛”去深挖发掘。如何练就我们的“火眼金睛”?除了认真审题和具有扎实基础,还需要的就是抓住细节、反复揣摩。

【例题】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谴责英法联军罪行时写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抢劫,一个放火……”这里的“夏宫”是指

A.乾清宫 B.天安门 C.圆明园 D.颐和园

【分析】此题是一道高考模拟题,没有任何难度,实际上考查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知识点。抓住“英法联军”、“抢劫”、“放火”便可选出C。但是有的学生在检查时反复思考又改为D。原来这些学生考虑过多,把简单的题目复杂化,把“夏宫”联系到SummerPalace(颐和园)。因为SummerPalace从表面意思直译就是“夏宫”,所以导致很多学生误选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的问题多想反而想复杂想错。所以我们在高考考场上,要以书本知识为据,不要去“奇思妙想”,要尊重第一感觉,只有在十分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该答案,否则不可轻易去改。大多数同学的教训是一改就错。

3.仅是选项有材料。四个选项之一就是题目的正确答案,所以当选项是材料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四个选项认真读懂,然后联系题干要求再作答。这类题目不可偷懒只去读部分选项进行排除,非材料类的选择题之所以可以运用简单排除法,是由于其文字理解难度小,有的叙述错误明显。而材料类选项本身材料就难懂,孰对孰错就更难分辨,模棱两可下是不可以使用排除法的。

【例题】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②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⑤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分析】此题属于组合材料题,四个选项,五个小材料。题干是要求体现民本思想,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民本”思想,然后要去依次理解五句文言文的意思,试题便可迎刃而解。①③⑤都强调了“民”的重要性,言下之意就是要以民为重、以民为本。

相关文章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 高考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有哪些

历史选择题常出错的原因及提高选择题正确率的技巧。常出错的原因包括审题方法不正确、时空范围不明确和基本题型不了解。为提高成绩,需要分清错误类型并针对性解决,做好“三审三辨”,根据题号确定考查内容,并加强对核心历史概念、历史史实、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记忆。

最新推荐

高考政治复习策略大公开

高考政治复习策略。文章指出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依据,梳理考点,并作好充分准备。应对策略包括全面把握《考试大纲》,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以及围绕重点进行攻关复习。文章强调了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评价重大时政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金句

热门推荐

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

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中的一系列重要知识点,包括碱金属元素的性质、硫与白磷的溶解性、硫酸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性质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到了铁和铝的化合物性质、二氧化硅的性质、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处理、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等内容。文章内容丰

猜你喜欢

高一政治说课稿范例

高一政治课程中的“生产”单元,特别是关于“公司和劳动者”的内容。文章介绍了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企业需要依法设立和经营。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公司制的作用和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教学难点在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