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2024-12-20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篇1: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没有好的高一,必然没有好的高考;没有高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没有高三的从容自信!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也是一切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书写方法: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①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④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高中化学配平步骤

  ①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例如: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CuSO_4) (NaOH) [Cu(OH)_2] (Na_2SO_4)

  _数字 为原子数 数字在字母右下角

  ②观察法: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例如: 第一步 H20+Fe—— Fe3O4+H2

  第二步 4H20+3Fe—— Fe3O4+H2

  第三步 4H20+3Fe= Fe3O4+4H2 (反应条件为高温)

  ③奇偶配平法: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是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如: 第一步 C2H2+O2——CO2+H2O

  第二步 C2H2+O2——CO2+2H2O

  第三步 2C2H2+O2——4CO2+2H2O

  第四步 2C2H2+5O2——4CO2+2H2O (反应条件为点燃)

  ④待定化学计量数法: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最后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

  5 零价法

  把不知道的化合物(如FeC3)的元素看成0价,再根据以上的方法配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可以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它们混合时则是混合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等。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可能不同,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

  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

  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随着降温溶解度增大,其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

  6。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H2O等。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F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有机酸酐等。

  9。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机物碱就没有相应的碱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属于一元酸。

  11。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盐,不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子化合物。

  12。能透过滤纸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胶体可透过滤纸。

  13。常温下收集的NO2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气体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 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

  14。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则是单质。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盐等均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篇2: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大家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你是否疑惑学霸为什么分分钟就能完成配平,而你思考半天也无从下笔?今天教教大家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超级实用哦,快学习吧!

  1.零价法

  用法: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值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1】试配平 Fe3C + HNO3= Fe(NO3)3 + NO2 + CO2+ H2O。

  分析:复杂物质Fe3C按常规化合价分析无法确定其中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Fe3C → Fe(NO3)3和 CO2整体升高13价,HNO3 → NO2下降13价(除了Fe、C以外,只有N变价)。易得 Fe3C + 22HNO3= 3Fe(NO3)3 + 13NO2+ CO2 + 11H2O。

  2.平均标价法

  用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例2】试配平 NH4NO3= HNO3+ N2+ 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NH4NO3 → HNO3:+1→+5升4×1价

  NH4NO3 → N2: +1→0 降1×2价

  易得 5NH4NO3= 2HNO3 + 4N2 + 9H2O

  3.整体标价法

  用法: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3】试配平 S+ Ca(OH)2= CaSx+ CaS2O3+ 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NH4中-3价,NO3中+5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NH4NO3→HNO3:+1→+5升4×1价

  NH4NO3→N2: +1→0 降2×2价

  易得 2(x+1)S + 3Ca(OH)2 = 2CaSx + CaS2O3 + 3H2O

  4.逆向配平法

  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改变,配平宜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开始,即先考虑生成物,逆向配平;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宜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即逆向配平。

  【例4】P + CuSO4 + H2O = Cu3P + H3PO4+ H2SO4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P、CuSO4,还原剂是P,以反应物作标准求得失电子数比较困难,但是氧化产物只H3PO4、还原产物只Cu3P,所以以1mol H3PO4和1mol Cu3P作标准物容易求得失电子数。

  答案:11 15 24 5 6 15

  5.有机反应的配平法

  有机物参入的氧化还原反应,通常首先规定有机物中H为+1价,O为-2价,并以此确定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再根据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与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相等原则,结合观察法配平。

  【例5】 H2C2O4 + KMnO4 +H2SO4= CO2 + K2SO4+ MnSO4 + H2O

  解析:H2C2O4中,令H 为+1价,O为-2价,则C的平均化合价为+3价。1个H2C2O4化合价升高数为2,1个KMnO4化合价降低数为5,最小公倍数为10,故H2C2O4的系数为5,KMnO4的系数为2。配平的方程式为:5H2C2O4+2KMnO4+3H2SO4=10CO2+K2SO4+2MnSO4+8H2O

  6.缺项方程式的配平:

  如果所给的高中化学方程式中有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写出来,在配平时,如果所空缺的物质不发生电子的得失,仅仅是提供一种发生反应的酸、碱、中性的环境,可先把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配平,再确定出所缺的物质,把系数填上即可。

  【例6】BiO3-+ Mn2+ +  = Bi3++ MnO4

篇3: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万能配平法(待定系数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释: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Cu(NO3)=A H2O=B/2 NO2=B-2A=(3B-6A-B/2)/2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解:4A=B A:B=1:4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篇4: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

升价降价各相加,

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

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

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

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解释:

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

FeS2+O2 SO2+Fe2O3

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

Fe+2S2-1+O20 S+4O2-2+Fe2+3O3-2

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于是得到下式:

11 4

FeS2 + O2 SO2 + Fe2O3

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

11 4

4FeS2 + 11O2 ===SO2 + Fe2O3

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

4FeS2+11O2 === 8SO2+2Fe2O3

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Mg+HNO3 Mg(NO3)2+NH4NO3+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

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

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NH4NO3 N2+O2+H2O

根据诗意分析如下:

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化合价降低数-3,是N0N+5化合价升高数是5,故N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2,O0O-2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4,化简交叉后。观察配平得:

2NH4NO3 === 2N2+O2+4H2O(反应条件点燃)

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2)变为偶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FeS+KMnO4+H2SO4 K2SO4+MnSO4+Fe2(SO4)3+H2O+S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Fe和S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奇数),Mn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所以交叉系数是3和5,但Fe2(SO4)3中有2个Fe(偶数),K2SO4中有2个K(偶数),故应将3和5分别乘以2,变为偶数6和10,即6和10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由此得出:

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

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氧化还原法交叉配平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5: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如何进行配平?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在高中化学中属于“大佬”级别的人物,因为各位同学想要学好高中化学就一定要学好化学方程式。这要才能披荆斩棘,在创新高,但是各位同学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会遇到一只“拦路虎”就是—配平。如果我们不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解题带来困扰。但是这是很多同学的弱项,现在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供大家参考。

这种方法适合于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KClO?→KCl+O?↑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前系数应配2,O?前配3,式子变为:2KClO?→2KCl+3O?↑,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2KClO?==2KCl+3O?↑(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希腊字母delta“△”代替)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中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如:H2+O2→H2O我们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在H2和H2O前面加上2就可以。方程式变为:2H2+O2=2H2O

找到高中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一些常用的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各位同学在学习高中化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相关文章

高中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 最全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以及记忆方法。文章首先强调了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它们是描述化学反应和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化学方程式记忆方法——实验联想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化学方程式与具体的实验现象和操作联系起

最新推荐

高一历史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程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脉络。科学发展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提高高考化学复习效率

热门推荐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的相关知识。首先介绍了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然后详述了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如时间、长度、质量的单位,并解释了1N的定义及常见单位换算。最后,文章讲解了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的关系,以及在

猜你喜欢

高一政治说课稿范例

高一政治课程中的“生产”单元,特别是关于“公司和劳动者”的内容。文章介绍了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企业需要依法设立和经营。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公司制的作用和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教学难点在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