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课程:探索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篇1:高二历史课程:探索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着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篇2:高二历史课程:探索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第5课,希望大家喜欢。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堂达标】
1.智者学派是 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解析:选D。本题以智者学派的研究主题设问,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关键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2.下图是古希腊神 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的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的神人形化
B.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文主义的色彩
C.古希腊人根据自己的形象描绘神
D.古希腊的人和神没有任何区别
解析:选D。古希腊时期由于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神已逐渐人形化,并非是人和神没有任何区别,故D说法错误。
3. 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A.有知识,才有智慧
B.认识你自己
C.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D.美德即知识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可知,有文化就能有礼貌,这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含义相近,故选D项。
4.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解析:选B 。理解古希腊先哲是以人为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以人的眼光探索人生,探究宇宙。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2: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怎样理解此材料的观点?
(2)据材料2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苏格拉底是针对雅典怎样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人文主义思想。材料1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的作用,否定传统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材料2强调美德即知识,提出针对的状况和目的,依 据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智者学派。材料1提出以人的感觉和利害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为当时的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美德即知识。状况: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目的: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一、选择题
1.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 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解析:选D。由于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维方式给主观随意性和极 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最使人担心的。
2.下面是不同的人生、生活设计,哪 一设计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眼里可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人生、生活()
A.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B.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建立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人民大众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D.努力追求财富,以财富为标准,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选A。结合所学的智者学派的主要主张来认识四个选项中的标准。
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 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
解析:选A。从希腊神话故事的内容看,主要讲述人的一生,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4.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蕴含的文化精神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普罗泰格拉的这句话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5.(南京高二检测)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是指()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解析:选C。本题是一道概念理解性的选择题,考查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中新的内涵,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A与题干不符;B属于智者学派;D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6.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解析:选D。本题结合苏格拉底的贡献进行分析。A和苏格拉底无任何关系;B、C是智者学派的贡献;苏格拉底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将对人本身的研究引入哲学领域。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 ,其中武士们()
A.统治国家 B.保卫国家
C.负责生产 D.掌管立法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在《理想国》一书中,武士们的职责是保卫国家,故B正确。
8.亚里士多德 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下列有关亚里士多德对中庸之道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哲学是哲学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B.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状态
C.任何行为过度与不及都会产生失误
D.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解析:选A。本题对学生来说,虽说知道亚里士多德,但材料和备选项都是新的。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关键是要知道中庸的含义。中庸是一种主张,也是一种态度,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A项不符合 中庸的本意。
二、非选择题
9.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2: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3: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 料4: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
和人民版教科书
材料5: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至材料4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5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 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有关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重点知识,即考查了兴起的原因、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等问题。在解题时,一定要把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准确地组织答案。
答案:(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这篇高二历史第5课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3:高二历史课程:探索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德州高三二模)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 否定神的存在 B. 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 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 主张将神人性化
2. (马鞍山高中三模)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3. (湛江测试二)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 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 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 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 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4. (海安中学期中)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命题,对这一史实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命题尽管错误但弥足珍贵 B. 反映当时人们已摆脱神学控制
C. 反映出神学到人学的过渡 D. 表明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客观世界
5. (南京第一学期期末)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梭伦 D. 彼特拉克
6. (南通高三三模)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们都()
A. 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 B. 对教会丑恶进行鞭挞
C. 系统提出“人的学问” D. 用意大利方言进行写作
7. (深圳宝安4月调研)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其思想()
A. 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 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 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 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8. (江苏丁蜀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
A. 知识即美德 B. 认识你自己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
9. (青岛高三统一检测)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10. (广州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怀化一模)“特来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该材料最能体现()
A. 禁欲主义 B. 英雄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12. (南京高三二模)《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 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 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 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 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13. (江苏张渚高中等四校期中考试)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B.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无关
C. 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取代知识文化修养 D. 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
14. (滨州高三模拟)1420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的设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建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下图)。该设计反映出()
A.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的前进 B.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15. (青岛高三统一检测)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 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16. (宁波高三模拟)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19世纪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头是法兰西民族创造的文明
B. 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为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 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 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法国频繁的革命而受阻
17. (北京西城文科综合)在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段材料反映出()
①基督教受到冲击 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 ③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④启蒙思想受到自然学的启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8. (天津河东模拟)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 君主立宪的观点 B. 三权分立的学说
C. 社会契约的理念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19. (东营胜利一中期中考试)在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主张,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20. (海安中学期中)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恩格斯所说的“他们”是()
A. 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B. 宗教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C. 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 D. 空想社会主义的倡导者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 (合肥高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泰勒斯(公元前6—约公元前5)推测“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约公元前4与4之间)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泰格拉(公元前4—约公元前4)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公元前4—公元前3)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但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它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曹华、胡风云《美国宪法诞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希腊和中国出现思想活跃的相同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学者思想认识有什么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美国《宪法》接受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理念?(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认识。(6分)
22. (盐城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2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3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2分)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4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达标测评卷十八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 C 【解析】“理存于欲”大意是:一切道德观念离开人的情欲就无法存在;“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大意指:人的情感欲望是顺天而生的,人的欲望得到适当满足,是体天而行的合理要求。戴震的主张体现了人文主义,重视人性。
8. A 【解析】因为没有人自愿作恶,作恶只是出于无知,所以材料体现了知识即美德。
9. C 【解析】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了人文主义之下。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而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出来。因此正确答案为C。
10. D 【解析】人文主义关注人,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①体现了人的情感,②体现了人们追求现世的享受,③体现了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④《圣经》的翻译、解读等原为教会所垄断,人们只能以教会为标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出现,说明对教会对圣经解读的垄断被打破,也满足了不同地区国家人们的不同需要。故四个选项都正确。
11. C 【解析】材料选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作品——《巨人传》,从特来美修道院规可知“他”和中世纪的精神贵族僧侣阶层迥然不同,是一个符合典型人文主义的“人”的标准形象。
12. D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欧洲宗教改革领军人物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对天主教和教皇进行揭露和批判,宗教改革将欧洲人从长期的宗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13. A 【解析】从但丁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14. D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的时间是1420 - ,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封建专制势力非常强大。此时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尚未发生。所以,A、B、C均不正确。
15. B 【解析】欧洲近代早期,现代化最大的障碍来自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因为中世纪人们只知道一种形态的意识形态,即天主教神学,这是上述运动都要反对的目标。另外,A项是指宗教改革,C项是指启蒙运动,D项则是指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6. B 【解析】启蒙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传播到中国激励着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A项说法太过绝对;C项D项两种说法错误。
17. B 【解析】理性与宗教是对立的,但人们不是立即就否定了宗教,而是形成了自然神论,即是承认上帝的存在,但认为创造世界后上帝不会干涉,而是让世界遵从自然定律运行。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因此,选B。
18. C 【解析】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观点的核心之一。他认为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大家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撕毁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材料中布拉德肖的言论体现了这一思想。
19. A 【解析】启蒙运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它是在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在18世纪的法国达到了高潮。相对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把斗争矛头对准教会来说,启蒙运动在此基础之上,也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 C
21.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根据材料一”,即答案来源是材料一。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水”或“火”即自然界,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则更关注人本身。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第(4)问,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人的社会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争霸斗争,社会激烈动荡。(6分)
(2)从关注自然界到关注人自身。(2分)
(3)早期启蒙思想(或洛克的政治理论);并以《独立宣言》为基础;借鉴了英国普通法传统。(6分)
(4)人类思想认识不断发展;思想意识是一定政治经济的产物。(6分,言之有理即可)
22.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来回答。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社会根源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的观点,其产生的思想因素从文艺复兴运动的角度回答。第(3)问,回答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第(4)问,从继承与发展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