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篇1:高中政治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高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15BBABC 6--10ADAB 11--15ACABD 16--20CBAD
21---25.BCDCC 2630 CAACA 3132CD
33.(1)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促使新事物的成长。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它在电脑、手机通信等领域开创了先河。(5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乔布斯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iPhone在外观、手感和功能上有很大创新,ipad产品则是结合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功能(5分)
(2).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确立先进的社会意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34.( 1)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行黄金周以来,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调整法定节假日,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设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国家对法定节假日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体现了国家深化和发展了设立法定节假日的认识。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要顺应现实的需要,符合变化的客观实际,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答出3点即可)
(2). ①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要实现每一个人的文化塑造,必须深入到学雷锋实践活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②人的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要实现每一个人的文化塑造,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5、(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新区建设都要从实际出发
(2)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分析略。。
(3)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新区建设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科学规划。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新区建设要创造条件发挥引擎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2:高中政治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ACABDADDCBAC
题号13141516171819222324
答案BCCCBDDADBB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利:快餐式阅读满足了人们多样的需求,缓解了精神压力;(2分)快餐式阅读借助大众传媒,推动了文化的传播。(2分)
弊:快餐式阅读不注重阅读品位,忽视深层精神思索,不利于人们文化修养的提升;(2分)快餐式阅读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2分)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应仅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阅读应有所取舍,选择优秀的文化作品,提高阅读品味;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阅读应重视深层精神思索,提高升阅读质量,提升认识能力。
评分说明:回答任意一点给3分,满分不超过8分。
26.(1)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发展、时代变迁决定着家风必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家风作为传统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家风在世代相传中既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或: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为家风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充满活力,焕发生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家风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4分,答出上述任意三个要点即可给满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环境;(3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家长要为孩子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3分)
27.(1)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分)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3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分)
(2)豫剧发展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或:让群众共享戏曲发展的成果);(3分)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为文化创新提供源泉和动力(或:做到了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3分)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尊重了群众文化创新主体的地位。(3分)
篇3:高中政治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答案-2
高中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AC 6-10 BBBCD 11-15 CBBAB 16-20 DABDB 21-25 ADBDD
二.非选择题
26.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形成与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4分)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分)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4分)
27.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分)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健康的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2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答案-2
28.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分)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3分)
③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4分)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2分)
29.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
②加强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非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中非之间的全面合作,构建和谐世界。(3分)
③我们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非洲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
④既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3分)
30.①《雷锋侠》的成功确实离不开对好莱坞模式的模仿,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3分)②《雷锋侠》的成功还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雷锋精神作为我国民族精神应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3分)③《雷锋侠》的成功也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微电影的特点使《雷锋侠》借助网络平台,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迅速蹿红。(3分)
篇4:高中政治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高中高二政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练习
(3)①面对市场竞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充分体现山东特色;(3分)
②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等时代的内容;(4分)
③要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国外文化的有益经验和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4分)
26、(1)民魂指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分)
(2)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指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分)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1分)
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
(3)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1分)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1分)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