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复习必修二

人教版高一生物复习必修二

2025-04-19
人教版高一生物复习必修二

篇1:人教版高一生物复习必修二

小编为大家总结的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章节复习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一些膏原体):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篇2:人教版高一生物复习必修二

在期中考试来临之前系统的复习一下所学知识吧!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组成细胞的分子复习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

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 白 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脂 肪: 苏丹三(橘黄色) 苏丹四(红色)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分为必需氨基酸(8)和非必需氨基酸(12)两种.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 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脱水缩合: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由2个AA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由多个AA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连接两个AA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

2. 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

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AA数为n

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1

若蛋白质含有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m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AA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AA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3.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 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功能多样性:催化功能.结构功能.运输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免疫功能等. 请举例:

第三节 核酸

一、DNA与RNA的比较(表)

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化学组成磷酸(P)+ 脱氧核糖+碱基(A.T.G.C)磷酸(P)+ 核糖+碱基(A.T.G.U)

存在场所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主要功能

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和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根据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2)水解时使用的是8%的盐酸,它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四、核酸的组成

(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

(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4) 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五.实验: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8%盐酸的作用: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①制片 ②水解 ③冲洗 ④染色 ⑤观察

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少量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六、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篇3:人教版高一生物复习必修二

1.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一

  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2.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二

  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如右图所示),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3.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三

  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

  位于咽下方。可分泌甲状腺激素。

  2、肾上腺:

  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可分泌激素约50种,都属于固醇类物质,大体可为三类:

  ①糖皮质激素如_、_、氢化可的松等。他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并使血糖增加。此外还有抗感染和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盐皮质激素如_、_等。此类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抑制对钾的重吸收,因而也促进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③髓质可分泌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相似,主要是引起人或动物兴奋、激动,如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减少消化管的血流,其作用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力应付紧急情况。

  3、脑垂体:

  分前叶(腺性垂体)和后叶(神经性垂体),后叶与下丘脑相连。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191氨基酸)、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199氨基酸)。后叶的激素有催产素(OXT)和抗利尿激素(ADH)(升压素)(都为含9个氨基酸的短肽),是由下丘脑分泌后运至垂体后叶的。

  4、下丘脑:

  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制因子等。

  5、性腺: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_。

  6、胰岛:

  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个氨基酸的短肽),

  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4.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四

  植物的激素调节

  1.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5.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五

  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6.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六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7.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七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5、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8.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八

  体液免疫过程:

  ⑴、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

  ①、少数抗原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

  ②、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其内部抗原决定簇。

  ③、吞噬细胞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

  ④、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反应阶段:B细胞受抗原(处理过或未处理过)刺激_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①、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②、大部分B细胞因抗原刺激成为浆细胞,开始产生抗体。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_分化为大量浆细胞。

  ⑶、效应阶段: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9.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九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10.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十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11.高一生物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复习 篇十一

  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的知识点,包括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文章详细阐述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和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同时

最新推荐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练习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练习,主要介绍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受力情况以及加速度的变化等。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摘要如下:文章介绍了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关系,以及加速度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状态

提高高二英语阅读能力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必修一第二单元的检测结果。首先,文章提及了韩国歌曲《江南Style》的走红,其下载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引出了商品的概念和判断标准。接着,文章通过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的发行,阐述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最后,文章通过计算货币流通次数和实际发行量的差异,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