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2025-08-08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篇1: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宗教改革历史知识点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篇2: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门诺西门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约翰卫斯理及其后发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以下是第一章宗教改革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宗教改革是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茨温利,甚或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等人,分割了新教与旧教。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一)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2、天主教会的政治、经济盘剥;

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改革主张:信仰得救(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4、影响: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

(三)加尔文宗教改革

1、改革主张:信仰得救 先定论(评价)

2、改革影响: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四)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1、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特点)。

2、作用:

①进一步打破天主教会精神枷锁,促使人民的思想的自由和解放;

②打击教会的经济、经济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篇3: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1.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③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主张:

①因信称义 ②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③简化宗教仪式,神甫可以娶妻

★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核心:主张先定论,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③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英国宗教改革

①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英王是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

②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3.历史意义

性质:

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社会运动

作用: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篇4: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②受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③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④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2、时间:开始

3、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作用: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要求自由、平等。

②思想核心:主张先定论,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宣扬选民或弃民。

作用: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故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③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作用: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④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作用:使教会组织和国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与英国清教运动的旗帜。

4、历史作用(评价):

①进步性:A、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B、净化了社会风气;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主张更为激进,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E、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②局限性: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如火刑西班牙的塞尔维特等。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①资产阶级的要求: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②社会各阶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③英国君主: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④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2、概况:

①发起者:国王亨利八世

②时间:开始,

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标志着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

③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④动机: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3、主要内容:

①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上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②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③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④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4、特点:

①改革方式:发动者是国王,自上而下地展开。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②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与国家利益的需要,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③新教内容:改革不彻底,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份。④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后出现清教运动。

5、结果(影响):

①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②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③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三、宗教改革和社会变革

1、主要流派和实质:

①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

②主要流派:新教教派

A、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东北部北欧三国美国等;

B、加尔文教派:瑞士法国、英国、美国等;

C、英国国教:英国(安立甘宗或英国圣公会)。

2、对欧洲的影响:

①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②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到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③打击了封建势力,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加尔文教民主化的色彩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提供了借鉴,成为尼德兰革命的旗帜。

3、对英国的影响:

①天主教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贵族手里,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形成清教运动,后以清教为旗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

篇5: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知识点是关键,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历史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英国宗教改革,以供大家参考。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起因及结果:

亨利八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宗教改革者,起初他对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运动态度坚决,那就是把这些异教徒送上火刑柱。他还亲自撰文抨击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教皇利奥十世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称号;马丁.路德则将他斥之为戴着王冠的蠢参谋长。

,亨利八世声称爱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要求与王后凯瑟琳离婚,公开的理由是没有男性继承人。亨利向教皇提出申请,要求离婚。但教会迫于罗马教廷的压力6年都没有批准。,亨利自己宣布与王后离婚并与安妮结婚。

教皇的反应是将他开除教籍,双方由战友迅速变为敌人,亨利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安立甘)的最高首脑,英国的宗教改革就这样收场了。

,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并修改了教义教规: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与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从16世纪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篇6: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知识点是关键,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历史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加尔文宗教改革,以供大家参考。

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7、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8、建立政教合一政权(教会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

使教会组织和国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加尔文宗教改革作用

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净化了社会风气

3、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5、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篇7: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必修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起因及结果:

亨利八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宗教改革者,起初他对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运动态度坚决,那就是把这些异教徒送上火刑柱。他还亲自撰文抨击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教皇利奥十世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称号;马丁.路德则将他斥之为戴着王冠的蠢参谋长。

篇8: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解读】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着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着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篇9: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导火线:,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内容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德)教会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篇10: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知识点

公元1517~公元,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

名称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这一光荣。

历史背景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国内市场的要求,表现在:(1)政治领域: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2)经济领域:专制君主、银行家和商人、中小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下层贫民,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3)思想领域:早期基督教思想和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挑战天主教权威。

2、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3、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打破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4、文化因素:文艺复兴促思想解放。

5、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

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导火线:,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

开始。

经过

1、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时间:

内容: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行的赦免。教皇兜售赎罪券(免罪符),实行当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赎罪券(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主张。

内容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德)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实质

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历史作用

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精神文化: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最新推荐

高考物理常见错误知识点全攻略

高考物理中常见的错误知识点,包括矢量判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重力加速度处理、受力分析、字母书写规范、答题要求、功的正负、动量守恒、碰撞能量损失、电路电阻和热量区分等问题。文章还指出了实验器材读数、过程分析、题意分析和摩擦力认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高一政治第九课知识点

热门推荐

修三地理复习知识点

高一年级必修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包括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文章详细阐述了气候类型判断的方法,地理环境中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以及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和气候形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高二上政治期末答案

高二上政治期末考试中关于哲学的一些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哲学的总揽性和综合性,指出哲学研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接着文章讨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阐述了先进哲学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哲学发展的基础和与具体科学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