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农业区位知识点

篇1:地理高考农业区位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
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
东北地区
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从单位面积产量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③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注意:农业区位因素也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考地理农业区位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2:地理高考农业区位知识点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
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
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区:
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
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
8、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
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篇3:地理高考农业区位知识点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①农业生产总值、许多重要农产品产量以及出口总量都占世界首位。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名第一;谷物出口占全球40%,排名第一;玉米出口占全球70%,排名第一;大豆出口占全球67%,排名第一;棉花出口占全球26%,排名第一;小麦出口占全球37%,排名第一;肉类出口占全球7.4,排名第一。
②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20世纪代,西红柿、棉花、樱桃采摘就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9%,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1%,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供近100个人消费。美国农业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在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平衡中起了很大作用。
③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
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1.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有美国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流过,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表现为:地势平坦、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2.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地广人稀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生产效率高,使得美国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4.高度发达的工业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现在,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
5.先进的科技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离不开美国先进的农业科技。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各州有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业推广站并拥有一批农业推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