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详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要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详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要点

2024-11-18
高二历史必修三:详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要点

篇1:高二历史必修三:详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要点

1.出现的背景

①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③思想:理学和心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李贽思想

①否定孔孟学说的权威;

②反对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

③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④主张男女平等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4.影响

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一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2:高二历史必修三:详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要点

【基础解读】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高二历史必修三:详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要点

  总论

  1、活跃的含义:指明清之际的儒学士大夫,一方面批判理学服务于专制统治走向僵化,另一方面又继承孔孟正宗,并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新创见,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2、时代背景:

  ①经济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②政治原因:封建专制强化,社会失去活力,加之明代政治黑暗;明清更替,给儒家思想界沉重打击。

  ③思想原因:理学处于正统地位,导致思想禁锢。

  3、影响:

  ①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思想界又一活跃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②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它属于儒学自身的反思和批判,是儒学革新运动。

  李贽思想

  1.背景:①福建泉州人,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而李贽祖父两代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成为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②理学在当时占有思想统治地位。

  2.主张:

  ①伦理观:反对理学:针对理学“存天理,去人欲”命题,提出“理”在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②是非观: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③唯物观:认为穿衣吃饭都是人的正常物理。

  3.著作:《藏书》、《焚书》等。。

  4.意义: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黄宗羲思想

  1.地位: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明夷待访录》是代表作。精研天文、算学和地理,是浙东学派创立者。

  2.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思想最精彩的地方,是他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②主张限制君权:A、提出君臣平等思想。B、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这是受明末东林党、复社等学校清议力量的影响,学校实指士大夫阶层。

  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反映。

  3.影响:其思想,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思想

  1.学术:重视实学,是经世致用思想的推动者;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A、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后因屡次落第而绝意科考。

  B、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非常重视实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在历史学、地理学、音韵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读到建树,并开创清朝考据学先河。

  2.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结合评说历代制度和政治得失,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性深刻揭露。

  方法:A、他因而提出“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B、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则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沦亡,因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梁启超归纳)。

  3.评价:顾炎武的思想还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

  王夫之思想

  1.经历: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人称船山先生。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作,作品收入《船山遗书》。

  2.地位:是清初思想巨人。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3.主张:

  A、政治:批判君主专制,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揭露他们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从三个方面进行批判:第一,经济: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第二,政治: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事的根源;第三,法治: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B、哲学:

  ①对《周易》、老庄之学、佛学及西学都曾进行过深入钻研。

  ②唯物主义: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思。

  ③运动论: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

  ④在物质运动学说基础上,提出改革思想,这是他的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

  4.意义:启迪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末清初

  三大家思想的异同

  【明末清初三大家思想的异同】

  同:政治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主张工商皆本;思想 批判地继承儒学民本思想,主张经世致用。

  异: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 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明清思想活跃但不及西欧启蒙运动的原因

  【明清思想活跃但不及西欧启蒙运动的原因】

  1.活跃的因素

  ①经济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日益扩大,要求反对思想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②政治因素: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③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2、不及西欧启蒙运动的原因

  ①经济阶级原因: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民主思想产生、发展所需要的坚实的经济和阶级基础。

  ②政治文化原因: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实行文化专制,缺乏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

  明清思想的共同影响

  【明清思想的共同影响】

  1.积极:经济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发展潮流;政治上对近代民主思想和民主革命产生提供了思想因素。

  2.局限:没有提出改造封建社会和建设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体系。原因:政治上他们是代表地主阶级,维护封建制度;其次明清封建专制统治加强。思想上传统的儒学思想根深蒂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

相关文章

高二必修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

高二必修历史知识点中关于梭伦改革的背景。梭伦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贵族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贵族政治面临危机。同时,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间也存在矛盾。梭伦改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尖锐的社会矛盾阻碍了雅典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使雅典意识到改

最新推荐

高一化学非金属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化学中非金属化合物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硅元素、二氧化硅、硅酸、硅酸盐以及氯元素等。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丰富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二氧化硅则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硅酸、硅酸盐以及氯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高一英语口语学习法宝

热门推荐

高一生物知识点整理

高一生物知识中的细胞概念和相关知识点,介绍了病毒的特点和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文章中详细解释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病毒例子。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中的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和差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