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工业化与城市化核心概念解析

篇1:高二地理:工业化与城市化核心概念解析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地理高二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出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篇2:高二地理:工业化与城市化核心概念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主要是以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这个高二地理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具体的事例,让我们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更好的理解。
城市化与工业化
1.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1. 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国家给予其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 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4.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3:高二地理:工业化与城市化核心概念解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
1.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必背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4:高二地理:工业化与城市化核心概念解析
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学科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学科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