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城市化工业化

篇1:高二地理城市化工业化
城市化与工业化
1.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1. 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国家给予其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 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4.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2:高二地理城市化工业化
1.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
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
2.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为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3.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的是(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的侨乡
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资源导向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B.进入20世纪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
C.,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5.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6.关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导向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7.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
B.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工业化反过来会促进城市化
C.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一起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D.我国珠江三角洲是在建国后得益于矿产开发而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
8.20世纪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主要分布 在( )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广州
9.20世纪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处于劣势的是( )
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B.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
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
深圳在改革开往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渔村,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城市。据此回答10——11题。
10.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11.我国加入WTO后,影响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旅游 C.交通 D.科技
1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是一个重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京津唐地区的第三大城市密集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1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79——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增加值最为迅速
B.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导向型产业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
C.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
D.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
14.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15.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其基地是( )
A.深圳 B.广州 C.惠州 D.中山
16.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B.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壤肥力上升
D.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不会产生水土流失
17.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渐减弱
二、综合题
18.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读上海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中的环行线的建设对市内交通有何影响?
(2)美国通用、福特汽车公司,英国皮尔金顿公司,法国施奈德集团,德国大众公司、夏特公司等世界跨国公司的企业相继落户康桥。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也在康桥工业区置业。试分析康桥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3)陆家嘴为何会形成金融贸易区?
篇3:高二地理城市化工业化
【#高二#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在高二的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背诵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②第二阶段: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