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2025-02-11
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篇1: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篇2: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1.程朱理学

(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2)主要人物

a.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他们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b.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主要思想:认为理先于气,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深远,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陆王心学

(1)南宋的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明朝的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影响

宋明理学的形成,是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进程。宋明理学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对程朱理学的评价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具有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力行。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历史高二必修三宋明理学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4: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历史是,也本应是爱国主义的基石,是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爱,而不是充斥于胸而束之高阁的那种爱国主义,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必背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3、主要内容:--(P课文第16-17页)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 :--(P课文第18页)

历史作用: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P课文第20-22页)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P课文第20页)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

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顾、王、黄(各自著作见课本)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P课文第21-22页)

3、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的概况:

(1)造纸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 ①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③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印刷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①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②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③ 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评价: 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P课文第28页)

概况:①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② 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③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4)指南针--(P课文第29页)

概况:① 战国--司南 ②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③ 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评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时期创立(孔子及其主要学说)--战国时期发展(孟子与荀子及其学说)--西汉确立独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统思想)--南北朝时期出现危机--宋明儒学的创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明清时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张)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5:高二历史:深入理解宋明理学核心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宋明理学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2、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3、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

二、程朱理学

1、概念: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服务于治理国家的学说,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3、主张:①世界观:理,在世界是本原,在社会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是人性;

②方法论:格物致知;

4、影响: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朝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②明初程朱理学确定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产生很大影响。

三、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

①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2、明朝王守仁:

①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和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代替理学;

②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四、理学影响:

1、理学从哲学上发展了儒学,是宋明时期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响深远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具有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力行,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其了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之做题技巧

高二历史必修三中的做题技巧,主要介绍了五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方法。包括单项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推理型选择题和排序型选择题。每种题型都有其特定的考查目的和解题方法,需要学生在做题时仔细审题,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理论来解答。

最新推荐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掌握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特别是针对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文章强调了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步骤进行。同时,也提到了材料出处中的时间、主题思想等信息的重要性。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读、找、思、答四个步骤的具体应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中的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和差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