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2025-07-12
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篇1: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

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2: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必修3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必须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 2、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区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入地区影响:调入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3、案例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 建设; ②增加 机会; ③拉动 产业发展;

④把 优势转变为 优势。 (3)对东部地区发展影响 ①缓解 紧缺状况; ②优化 消费结构; ③推动 产业发展; 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 优势与东部地区的 、 优势合理配置,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5)对环境的影响

①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4: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 第五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原因──供需两方面

1.明确该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富集区。

2.明确该资源贫乏区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1)为何分布较少;

(2)为何需求量大;

(3)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如利用率低、浪费等)。

二、解决资源短缺途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1.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

2.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三、线路选择

1.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

2.考虑线路的造价。

3.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

4.考虑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

5.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四、意义──输出地和输入地

1.输出地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3)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维护社会稳定等。

2.输入地

(1)缓解了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气东输这一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从个推知类,掌握普遍的规律性原理,能宏观分析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

(学以致用)讨论西电东送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西电东送工程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2.西电东送工程将形成三大通道。

(1)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2)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推荐

专家提醒高考押题得不偿失易产生侥幸心理

高考临近时,一些考生和家长受到高考押题卷的诱惑,迷信能够通过购买押题卷提高考试成绩的现象。专家指出,网上宣称的高押题率不可信,能押上高考题几乎不可能。同时,教育专家提醒,不要去猜题、押题,因为这会导致得不偿失的风险,影响心理和命题随机性的考量。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

热门推荐

生物复习知识点整理

生物复习知识点整理,包括细胞内的元素组成、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相关概念。内容涵盖了细胞中元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细胞器的功能和蛋白质的相关概念。在生物复习中,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文章还涉及了蛋白质的功能和相关计算。

猜你喜欢

高二选修一物理笔记

高二选修一物理中的电势、功和电荷等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电势的概念、单位、性质和电势具有相对性等特点,并详细阐述了电势与电场线方向的关系。接着探讨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式,包括功的正负和标量的性质。最后介绍了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包括摩擦起电。文章内容丰富,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