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2025-04-24
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篇1: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一)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二)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三)其它知识点:

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

篇2: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

太阳高度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精品新闻预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篇3: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篇3: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易错分析:学生容易错三个方面:

  (1)不能准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常因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里各字母的含义弄混而出错;

  (2)不能对正午太阳高度进行实际应用,不理解正午太阳高度与热水器吸热面之间的角度关系;

  (3)不理解图示所隐含其他有用信息。

  解决以上问题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太阳高度及其应用

  1.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该地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12:00、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者最北(极夜地区除外)、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都是当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为H=90°-|φ-δ|,其中H表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另外,为避免计算绝对值出错或混淆各字母的取值范围,同学们可将此公式简化为H=90°-Δφ,其中Δφ表示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3.正午太阳高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与建筑物的采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前一幢楼在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不挡住后一幢楼一楼的阳光。如北半球纬度为φ的某地,楼高为h,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面积和良好采光的情况下,两幢楼之间的合适距离是L≥hcot[90°-(φ+23°26′)]。

  (2)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热水器的最佳角度调节:其基本原理是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但始终要使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保持垂直,以取得最好的吸热效果,即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最佳夹角应该是直射点与当地纬度的差值。

  (3)正午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从方向上来说,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从长度上来说,物影的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

  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扩展

  子夜和正午时,该地与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因而其子夜太阳高度可以借鉴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来计算(注意纬度间隔的计算)。即处于极昼区的点,其正午太阳高度加子夜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

  根据此原理我们还可以推导出如下结论:

  ①发生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②若某一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则该纬线圈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其上各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

  ③处于极昼区的某一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之和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

  ④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⑤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

  ⑥如果太阳直射赤道以外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篇4: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易错分析: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1)不理解图中各条线的含义和特征;

 

  (2)混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明确图中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

 

  等太阳高度线图一般由经线、纬线和等太阳高度线组成。其中垂线一般表示经线(有时是两条相对经线的各一部分),横线一般表示纬线(有时画成曲线,有时仅仅表示通过直射点的一条线而已),同心圆表示等太阳高度线。

 

  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太阳直射点和其他各点的经纬度判断

 

  难点提示: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就东西方向而言,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两点间经度差等于太阳高度差;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则两点间经度差大于太阳高度差。

 

  2.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间和季节的判断

 

  难点提示: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通过该点的纬线即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3.晨昏线的判断

 

  难点提示: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判断。若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则为晨昏线;一般而言,在这种图上,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均大于0°,因此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若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此图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因此该经线上的纬度跨度也应该是180°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位于太阳直射经线最北点以南,北极点与最北点的距离大小为太阳直射纬度的度数,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位于太阳直射经线最南点以北,南极点与最南点的距离大小为太阳直射纬度的度数,图上没有北极点。

篇5: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篇5: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上为0,昼半球h,夜半球h,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1)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间距)

纬度差指该地与直射点间的纬度之差。同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异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值之和。

(2)计算步骤:直射点的纬度()和当地纬度()是决定正午太阳高度的两个变量。根据公式,知道或间接知道其中的两个变量,可以求知另一个变量。

(3)案例:已知北京位于40N,冬至日和夏至日其下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

计算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ˊS,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ˊN.则两个日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90 -(40 +2326ˊ)=26 90 -(40-2326ˊ)=7326ˊ.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公式:L=HCot

L楼间距;H前一楼高;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②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公式:=90o-H

太阳能集热板与地平面的夹角;H正午太阳高度角。

③案例:30 o N某地,要在60米高的楼北面建一新楼,为全年都能受到阳光照射,最

好的楼间距是_______.9月23日安装在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应该调节为_____. 计算过程:=90 o-(30+23o26ˊ)=36 o24ˊ;

L=HCot=60Cot36 o24ˊ=600.7=42米 H=90 o-(0 o+30 o)=60 o =90o-H=30 o

篇6: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90°-|α±β|H—正午太阳高度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所求地点的纬度

当α与β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α与β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节

3、楼高、间距的选择

篇7: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篇7:高考地理:掌握太阳高度重要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⑤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⑥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数值和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全年变幅4652),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雪线)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⑧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太阳高度、白昼长短)、气候(天气云量)、地势高低

最新推荐

高二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解析

高二政治复习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解析,强调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问题,同时介绍了文化创新的途径和理解方式。在文化传承中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体现时代精神。此外,也需要通

高考政治个人收入分配

热门推荐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的相关知识。首先介绍了单位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然后详述了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如时间、长度、质量的单位,并解释了1N的定义及常见单位换算。最后,文章讲解了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的关系,以及在

猜你喜欢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的原则、温度计的使用、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以及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涵盖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