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地理中的海洋知识

高考地理中的海洋知识

2025-01-27
高考地理中的海洋知识

一、海上生命线

海洋在国际贸易和能源运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海上生命线”是指那些连接重要资源产地与消费市场的关键航线。这些航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也是国家和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

1. 西方的“海上生命线”——好望角航线

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它连接了波斯湾与西欧、北美两大主要市场。这条航线的重要性在于其承载了大量的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的运输。波斯湾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区之一,而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发展高度依赖于稳定的石油供应。因此,好望角航线不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

2. 日本的“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航线

对于日本而言,马六甲海峡航线同样至关重要。从波斯湾出发,经过东南亚,最终抵达日本的这条航线,确保了日本能够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由于日本自身资源匮乏,大部分能源需要进口,马六甲海峡成为了日本的生命线。此外,这条航线还连接了东亚和南亚的多个经济体,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

二、海洋盐度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海洋盐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了解不同海域的盐度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于研究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红海: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红海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 副热带气候:红海位于副热带高压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导致盐分不断浓缩。

- 封闭性:红海相对封闭,与其他海区的水交换较少,使得内部盐分难以扩散。

- 缺乏河流注入:周边地区多为沙漠,几乎没有大河注入,减少了淡水的稀释作用。

2. 波罗的海: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波罗的海则相反,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之一。其低盐度的原因包括:

- 高纬度气候:地处较高纬度,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 大量淡水注入:周围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众多河流注入,带来了丰富的淡水,进一步降低了盐度。

- 浅海特征:波罗的海较浅,水体更新快,容易受到外界淡水的影响。

3.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全球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这种分布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赤道地区盐度较低: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使得盐度相对较低。

-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副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远超降水量,导致盐度升高。

- 极地地区盐度较低:极地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且有大量的冰川融水注入,进一步降低盐度。

三、洋流性质的判断

洋流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水流运动,对气候调节、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业资源分布有着深远影响。判断某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通常依据以下两个标准:

1. 温度方面

- 如果洋流流经海区的温度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则该洋流为寒流;反之,若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海区,则为暖流。

2. 方向方面

- 寒流一般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而暖流则相反,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四、渔业资源的分布与成因

渔业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是全球渔业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原因如下:

1. 光照条件优越

- 大陆架水域相对较浅,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到海底,促进光合作用,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

2. 营养物质丰富

2. 营养物质丰富

-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增加了浮游生物的数量。

- 入海河流带来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3. 生态环境适宜

- 温带海域的纬度适中,气候温和,适合多种鱼类生存和繁殖。

- 沿岸岛屿众多,为鱼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五、盐场区位选择

盐场的选址需考虑多方面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以确保高效生产和产品质量。中国著名的三大盐场分别是长芦盐场(天津)、布袋盐场(台湾西部)和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部),它们共同具备以下优势:

1. 地形平坦

- 盐场所在区域大多沿海,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晒制海盐。

2. 气候干燥

- 降水量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的结晶和晾晒。

3. 原料丰富

- 临近海洋,易于获取高盐度的海水作为生产原料。

例如,红海沿岸的盐田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平坦地形:便于大规模晒制海盐。

- 炎热干燥的气候:降水量极少,光照强烈,蒸发旺盛,非常适合晒盐。

- 高盐度水源:红海本身盐度极高,为盐场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六、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每年都会迎来两次鱼汛高峰——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其形成的背后有着复杂的自然和地理因素:

1. 寒暖流交汇

- 舟山渔场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的交汇点,形成了独特的水温环境,吸引了多种鱼类聚集。

2. 入海径流带来营养物质

- 长江、钱塘江等大河的入海径流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盐类,为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进而支撑了鱼类的繁衍。

3. 大陆架宽广

- 宽阔而浅的大陆架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繁殖场所,尤其是周围的岛屿为鱼类提供了隐蔽和保护。

4. 适中的纬度位置

- 温带海域的适中纬度,既避免了极端寒冷或炎热的气候,又保证了四季分明,适合多种鱼类生存。

七、世界四大渔场成因

世界四大著名渔场的形成各有其独特的原因,但总体上都离不开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的作用:

1. 北海道渔场

-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在此交汇,形成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样化的鱼类资源。

2. 纽芬兰渔场

2. 纽芬兰渔场

-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创造了适宜鱼类生长的环境。

3. 北海渔场

- 北大西洋暖流与沿岸冷水流交汇,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盛,进而吸引了大量鱼类。

4. 秘鲁渔场

- 强烈的上升补偿流将深层富含营养的海水带到表层,滋养了丰富的浮游生物,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

八、海洋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海洋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1. 海洋环境污染

- 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工业生产、港口建设、海上航运以及石油开采等活动。污染物进入海洋后,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海洋生态破坏

- 人类活动如工程建设、过度捕捞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珊瑚礁退化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护:

1. 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治

-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2.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 通过教育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支持,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3. 治理污染源

- 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4. 科学论证海岸工程

- 在进行围海造陆、港口建设等项目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确保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5. 制定长远规划

- 制订综合性的海洋开发规划,平衡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九、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并保护沿海红树林的意义

珊瑚礁和红树林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不仅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减轻风暴潮威胁

- 珊瑚礁和红树林可以有效地削弱海浪的力量,降低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冲击力,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 防止海岸侵蚀

- 红树林根系发达,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海浪冲刷导致的海岸侵蚀现象。

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珊瑚礁和红树林是许多珍稀物种的家园,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海洋不仅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

海洋不仅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库。通过深入了解海洋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这片蓝色星球,确保其在未来继续为我们提供无尽的财富和发展机遇。

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考试中关于地理知识点的归纳与记忆。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关于朝鲜半岛南北地区、日本工业分布以及东亚沿海地区农业发达的原因等知识点。同时,还涉及了大气热力过程以及气温与天气等方面的知识。记忆地图的方法包括以示意图为基础,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简化记

最新推荐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掌握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答题策略,特别是针对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文章强调了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步骤进行。同时,也提到了材料出处中的时间、主题思想等信息的重要性。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读、找、思、答四个步骤的具体应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热门推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体现为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文章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元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中的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和差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