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高考!永久域名:yigaokao.com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2025-03-01
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篇1: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高中政治教育将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早期科学成就是建立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的。比如:人们发现帆船出海航行时,随着船的渐行渐远,岸上的人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船体渐渐地消失在水中,而桅杆还露在水面上;船返航时情况则相反。下列哪一成就与上述观测直接相关

A.地圆学说 B.日心学说

C.自由落体 D.经典力学

2.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他以超乎寻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历史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可能是:

A.哥白尼 B.牛顿C.达尔文 D.普朗克

3.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符合此先决条件的事件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经典力学的形成

C.胡克发现细胞 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4.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曾说: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能证明这一说法错误的是

A. 经典力学体系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相对论的提出 D.两弹一星的问世

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6.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7.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8.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9.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A.政府对科技日益童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0.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11.史载二战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 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12.早在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是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3.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

14.《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此书未能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们不重视 B.相同的著作很多

C.缺乏社会环境 D.缺乏物质基础

15.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16.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7.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18.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9.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0.叶德辉(中举人,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

21.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22.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

23.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仪)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24.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5.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每题10分,功绩20分)

26、

材料一:牛顿,请原谅我,你发现了你那个时代唯一的路,只有具备最深邃思想和创造力的人才能找到的路。你创建的那些概念,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引导着物理学中的思考,虽然我们如今知道,它们将被其他一些从直接经验中脱离开来的观念代替。-----爱因斯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请求牛顿原谅他的原因?(4分)

材料二: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2)材料二的认识正确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6分)

27、材料三:如图

(3)上图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并简要评价。(6分)

材料四: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4)根据材料四分析,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及其实质。(4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篇2: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1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子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面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儒家思想开始逐渐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一时期(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宋朝

4、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5、 4月26日晚,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梅兰芳》获得最佳电影奖。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 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以下关于京剧产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北 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地方剧在此融会贯通

②艺术家的不断努力

③乾隆帝八十寿辰,徽班进京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契机

④徽戏作为百戏之祖不断融合吸收,兼容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6、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7、汉字演变的序列是①甲骨文②篆书③金文④秦隶⑤楷书⑥隶书( )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③④②①⑤⑥

8、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9、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风风火火闯九洲这是一部著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下列哪一古典名著改编拍摄而成的(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10、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1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 D.洪秀全

1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1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4、下列事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是( )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15、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

22、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1)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3)颁布《义务教育法》 (4)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1)(2)(3) B.(2)(3)(4) C.(1)(2)(3) D.(1)(3)(4)

23、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华罗庚 C.李四光 D.袁隆平

24、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上,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朝阳中缓缓降落,它宣告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综合图示信息与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艘宇宙飞船是神舟5号 ②这艘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③飞船于10月15日发射升空 ④这艘飞船用外国火箭发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下列启蒙思想家中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26、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蒙昧主义 D.现实主义

27、.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 )

A.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B.资本主义萌芽 C.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D.思想家们的努力

28、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上述材料反映的主张是( )

A.天赋人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主权在民说 D.三权分立说

29、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古希腊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30、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 )

32、20世纪初,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 )

33、伏尔泰曾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 提倡言论自由。 ( )

34、改革开放后,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基础教育方面,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 )

3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2分)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1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三:泰西(西方)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分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①概括材料一的思想,并指出其含义?(3分)

②据材料二、三,指出其主张代表的政治派别,各派为实现其思想主张进行了怎样的具体实践?(4分)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其思想主张有何明显的进步?(3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据材料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6分)

(2)三位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分别创立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3分)

(3)在探索救国道路的问题上,孙中山仿效欧美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失败,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篇3: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摘要:临近中期考试,同学们对这次考试有什么期望呢?有没有认真复习高二年级的课程呢?下面是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目标检测,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高二历史,欢迎同学们点击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为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永恒闪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他们针对社会和学术上的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百花齐放

2.《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3.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5.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西汉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

B.荀子提出性恶论

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科举制的需要

7.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三教九流一说。其中三教指的是

A.儒、法、道 B.儒、佛、道 C.儒、墨、法 D.墨、佛、道

9.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下列属于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①程颢、程颐 ②朱熹 ③陆九渊、王守仁 ③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③ D.①③④

10.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

11.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王守仁 D.黄宗羲

12.汉代以来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它是

A.心学 B.佛学 C.理学 D.伦理学

1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这反映了他

A.主张男尊女卑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

C.迷信孔子的思想 D.主张工商皆本

14.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

1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 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

16.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普罗泰格拉

17.《孟子公孙丑上》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下列思想言论,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有相似之处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美德即知识 D.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18.十四世纪由意大利发端的思想解放运动之所以称之为文艺复兴,因为

A.首先兴起于古代希腊罗马

B.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是资产阶级文化衰落后的复兴

D.打着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旗号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19.十四世纪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艺术的复兴 B.地主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C.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

A.神秘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21.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被称为文学三杰的是

①薄伽丘 ②但丁 ③彼特拉克 ④莎士比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23.下列人物中反对出售赎罪券,引发宗教改革的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康德 D.伏尔泰

24.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运动中,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思想藩篱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25.启蒙运动发生的中心地区是

A.法国 B.美国 C.荷兰 D.意大利

26.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①提出尊崇理性 ②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③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歌颂自然的人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

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 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C.借助自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 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

28.启蒙运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众多的启蒙思想家。其中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鸿 B.康德 C.卢梭 D.伏尔秦

29.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卢梭为了实现这一主张,提出的两大理论是

①开明君主论 ②人民主权论 ③三权分立说 ④社会契约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0.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句话反映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个人主义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涂A,错误涂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道家思想。( )

32.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

3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3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都突出人和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35.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康德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2分,共22分。)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支,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又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主口 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豆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摘自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问千百余年而独元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摘自李李贽《藏书》

(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不同观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3)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儒家文化? (2分)

3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古希腊 图二 古代希腊神 图三 苏格拉底之死

主神宙斯像 话中的诸神雕塑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苏格拉底受到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并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指控。许多判官表示可以赦免他,但要他保证不得再追求知识、探索哲学。苏格拉底只要略表妥协就可免于一死。他的亲友、门徒也都劝他或交纳赎金,或逃亡。然而70岁的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有人见证说:他表现了英勇不屈的精神因为自从他认定了,对他来说,死比继续活下去更好以来,他就一直坚定不移地向死亡迎上前去,即使是对别的美好的事情也没有这样坚定,他从来没有对死表现过任何软弱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了哪些伦理主张?(2分)

(3)观察图三,阅读材料三,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什么?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向死亡,支撑他的是什么精神?(4分)

(4)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4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8分)。

38.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著名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儒家、墨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4分)

(2)秦统一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对哪一学派思想理论的实践?(2分)

(3)哪一学派的学说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这一学派的那些思想至今仍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着积极影响?(2分)

总结:大家对整理的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目标测试题还满意吗?希望高中栏目的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小编在这里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成!

相关文章

高二秋季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文章涵盖了几道涉及文学和社会价值的试题,分析了文学作品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作品反映出的社会变迁和进步思想。文章还讨论了其他几道涉及经济政策和历史事件的试题,如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失败原因,以及科举制和罗马法

最新推荐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 怎么调整心态

高考考前如何缓解焦虑和调整心态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减压方法,包括适量的运动减压法、做感兴趣的事减压、情感宣泄减压法和环境减压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考生在考前可能出现的一些焦虑和负面情绪表现。考生可以通过树立信心,运用这些减压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良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热门推荐

高考化学实验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强调要扎实掌握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仪器、现象和解释。接着介绍了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和用品、步骤和方法,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导气管的连接、仪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一数学复习中的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包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文章详细解释了各类几何体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和几何特征,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和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知识点。

Copyright © 2024 ~ 2025 易高考

京ICP备10209629号-13

北京九天揽月科技有限公司